吉林省汪清县黑木耳产业
汪清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将黑木耳作为产业脱贫的突破口,从积极探索黑木耳人工栽培,到引导农户全面推广,再到实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出了“闭合型”黑木耳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村群众逐步走上了脱贫“掘金”致富之路。
一、产业发展整体情况
“汪清黑木耳”被列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建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列入黑木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起草单位,将黑木耳国家标准牢牢掌握在汪清人民手中。今年7月初,汪清县举办了“中国?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全力打响“中国汪清木耳”品牌。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5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6亿元,建设标准化菌包厂52个、定植车间6个、“木耳农场”14个,全县黑木耳专业镇达到5个、种植村个、百万袋以上村65个,目前全县黑木耳栽培总量6.5亿袋,发展规模5.4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56个,黑木耳已经发展成为汪清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二、带动农户增收和贫困户脱贫情况
贫困户通过学习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通过自身经营完成脱贫;受聘到菌包厂进行生产工作或间接采摘工作,依托在菌包厂、摆栽基地务工就业脱贫。对菌包生产企业注入扶贫专项资金,企业按照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6%)的回报率每年缴纳扶贫收益资金,带动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目前,全县黑木耳种植户已经达到户人,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到年底木耳产业带动农户户年均增收元,带动贫困户户年均增收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汪清县逐步确立“建设基地、培育龙头、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截至目前,木耳龙头企业数达17个,农民合作社数达93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数10个。
四、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情况
主要开发木耳农产品五个,分别是木耳酱、木耳砖、木耳精包装、木耳超微粉和木耳速食产品;木耳“三品一标”农产品三个,分别是“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认证、延边丹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认证、汪清桃源小木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木耳有机认证。
单位及联系人:延边州汪清县农业农村局郎俊杰
联系-
来源:农业农村部扶贫办
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