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新民街道探索创新“党建+”服务模式,将社区党建与网格化管理、文化惠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拓展“党建服务体系,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
党建+网格,提升服务质量。按照“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原则,将辖区划分18个网格,在每个格内设立一名专职网格长,依托“延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系统和手机终端等硬件设施,全面掌握网格区域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数据,形成上下一盘棋、整体一张网的工作局面。推行社区“一日两巡制”、“三必到、五必访”工作制度,以网格为单位,经常性的入户走访,摸实情、送服务,做到对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清、就业情况清、主要诉求清。通过搜集网格各类信息,截至目前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处,解决居民纠纷90件,救助困难群众人次,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管理排查全覆盖格局。
为居民解决困扰多日马葫芦返水难题
新民街道开展“奉献真情传递爱心”捐赠衣物活动
党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党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设,积极发现和挖掘文化人才,成立了“社区文艺宣传队”“老年协会舞蹈队”“社区业余舞蹈队”,依托文化活动室、滨河公园等场所,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相继开展了“老红军、老兵、伤残军人送爱心慰问演出”、“党员关爱帮扶行动”“庆祝建党96周年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受益群众余人,达到了以活动感染人、以活动教育人的目的。同时,将经常性的党员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党员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社区党员的实际特点,分层分类实施,灵活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对于能参加学习的党员,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讨论活动,针对年老体弱党员,社区以送学上门的形式引导其参加学习,目前共举办党课42课时,接受党性教育党员累计人次。打造“重走抗联路”文化品牌,先后7次开展重走抗联路红色文化活动,全区受教育党员干部达多人次。
新民街道开展“重走抗联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教育活动
党建+互联网,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模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