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文学总第期,孙晓明游记

编者语:

本期发表文友孙晓明游记作品,围绕着去探看她丈夫当年的军营,一是《六鼎山》,二是镜泊湖,三是当年的军营地。文章清新明晰,洋溢着浓厚的情感,文笔流畅优美。

游记,有的写风景为主,有的写游览情感,各有侧重,都是为了表达一种心情,游而记之。孙晓明的这些文章,偏重于后者,寄情于文也。

明天即国庆节,发表这一篇军人举家寻找当年军营地的作品,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江山是靠军人打下来和保护的,军人是祖国的卫士,人民应当对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川山人

、9、30

孙晓明游记专辑

国庆游记

(一)六鼎山二O一九年国庆节,普天同庆建国七十周年,祖国上下处处洋溢节日的祥和欢乐气氛。因为有几天法定假日,儿子儿媳领小孙女从长春回来了,决定全家出去旅游。这次儿子提出主题是去吉林省汪清县东光镇松林洞村,当年他老爸当兵驻营地。去松林洞,是老伴五十年来未了的一个心愿。他曾多次和我念叨过的:对于五年的军旅生活,那种吃过苦留过汗甚至是流过血的特殊经历是他这一生的骄傲和永久的怀念。

十月三日早上,一家人整理好行装,按即定旅游路线,兴致勃勃驱车开往長白山方向。出城后很快进入了高速公路,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轿车疾驰,前方一马平川。我不时向窗外望去,广袤的田野,起伏连绵的山峦、茂密的树林,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似一幅幅油画跃入眼帘。感叹咱国家的山河秀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深深为之自豪。五个小时后,车下了高速路,行驶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第一个旅游地到了。远远地看到了前方的高山顶上有尊大佛,在阳光的映射下格外醒目。这就是著名的六鼎山正觉寺。它是敦化著名的旅游景区,更是一大奇观。我们买了门票,乘观览车前往。正觉寺是东北佛教界的胜地。有世界最高的释迦牟尼青铜坐佛一金鼎大佛,气势恢宏,异常壮观。游客站在他的脚下好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站在如来佛的手心里,是那么渺小滑稽。人们仰望着发出声声感叹!我和老伴兴致盎然站在他老人家的坐像下拍照。儿子两口抱小孙女去正觉寺内参观去了。景区里边有世界最大的满族祭祀祠堂一清祖寺。有唐渤海国最早的王室贵族墓葬群,是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站在山顶护栏傍,极目远眺,天空湛蓝、緑野辽阔、大地静谧、万物安宁,仿佛在这一刻淨化了心灵。随着游人拾级而下,可真不近哪,我们走走停停,出了正觉寺休息吃饭后,继续前行奔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镜泊湖。

国庆游记(二)镜泊湖

镜泊湖地质森林公园,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距离牡丹江市90公里,离宁安市60公里处。总体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具有地质奇观:地下岩石隧道,火山口地质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景区游览胜地。从敦化出发己是夕阳西下,一路疾驰到宁安却是夜色阑珊了。宁安是个宁静的边陲小城,很有北疆特色。事先在网上预订了宾馆房间一切都很方便,吃过晚饭,因旅途劳累早早休息了。清晨醒来,见外面阴云密布竟然下着中雨,这真是天公不作美。即来之则安之吧,早餐过后,上车去往目的地。雨下的很大,车子行驶在柏油路上还算平稳。但也不敢开快。离景点渐行渐近。只见公路边全是的黑色石头连地面都是黑色的。儿子边开车边说着:这就是当时火山喷发出的溶岩看到了吧,到处都是黑漆漆的。距今有七千多年历史了。我听了说道:啊!这就是远古而神奇的地方么,这回可是开了眼界啦!进了景区别看雨天,游人仍旧不少。儿子排队购门票。儿媳则忙着买一次性雨衣。穿戴好后领着小孙女直奔早已选好的地方:吊水楼悬崖跳水表演。天空阴云密布,雨越下越大。来自各地,四面八方的游人兴趣不减,穿雨衣的打着伞的,有的只在头顶披件衣服,或只戴个帽子。冒雨行走大约二十分钟。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似奔腾的怒涛在咆哮。进前几步展现在眼前的是波浪汹涌的湖水,南岸山石嶙峋,瀑布飞流直下。哦!这就是负有胜名的吊水楼瀑布!虽沒有庐山瀑布高和险,不似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但距离近,视觉好,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妙了。小孙女骑在她爸爸的双肩上,穿着粉色连帽的小雨衣,兴奋的直喊!好玩!太好玩了!游人如织,蜂蛹着往前挤,我们只能往前走,找个稍远的地方看吊水楼惊险的悬崖跳水表演。时间到了,众人一阵惊呼,瀑布顶的山崖上出现了身着游泳裤的壮汉向大家连连招手,然后纵身一跃钻进瀑布中,不见了踪影。全场安静了,每个人睁大眼睛屏息凝望。只一会功夫,表演者出现在波浪翻飞的水面上,游了过来。大家禁不住一阵欢呼为他鼓掌叫好。好惊险的一幕。顺着岸边踩着石头,来到浅滩上,在这拍照片的人很多。因为这的石头是火山喷发的溶液凝固的,一色黑特点突出。我不由得也来了兴趣,让老伴拍了几张。虽然顶着雨,但不影响兴致。不虚此行留个纪念。天末见晴,雨未见停。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决定放弃原计划,不再去地下岩石隧道参观了。出园上车返回酒店休息。五日早起,见天气晴朗,心情顿时好了起来。早饭后离开宁安城区,驱车直奔镜泊湖。镜泊湖在距城南几十里地,站在岸边环视,青山环绕的湖水,波光潋滟,平静的真像一面大大的镜子。镜湖桥横空而架通向对岸,来往车络绎不绝。查看资料才知道这湖原是几千年之前,火山喷出的熔浆,冷却变成一座巨坝,把上游牡丹江水高高拦住了,变成了熔岩堰塞湖,因它秀美淡静,尤如明镜,嵌在群山之中,因此人们起名为镜泊湖。知道这湖这水悠久神奇,再看这景色如画,更有一番情趣。游人很少,小孙女抓着岸边的小石头往水里抛去,水面荡起涟漪,玩的乐此不疲。我抓住机会拍照片,给儿子三口人拍给小孙女拍。拍下这湖光山色,秀美风光。这也将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

?????

(三)寻找当年的足迹

再见了美丽富饶的牡丹江和神奇的镜泊湖。我望着渐行渐远的镜泊湖心里默念着。

越野车仍在高速路上疾驰。望着路两侧蒼松翠柏,连绵山峦,层层叠叠不见边际。

老伴打开了话匣子:那是年12月份,到部队后被分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白山岳师炮兵团三营八连,曾经的驻扎就在这汪清县松林洞村。这是个朝鲜族村落,村里九成以上都是朝鲜族村民。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勤劳热情。我们生活上有不懂不会的向他们讨教,有求必应。对我们非常好。春天帮老乡插秧,秋季村里的阿之玛妮(大嫂)帮我们腌辣白菜辣萝卜,是连队食堂冬天的主菜。我插话问:那的风景一定很美吧?他说,那是肯定的。春天一到有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有满山沟子的榛柴棵子、野杏树,李子树粉色白色的花开的那叫个美!小河小溪也多,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里边游呢,还有哈什蚂,你们见过么?老伴说着:也不知当年那的团部,营地,训练场和车炮场的旧址现在能看到不?儿子接碴说:爸,咱这次去多走走,看看,去了就什么都知道了,这也是寻找你们当年的生活足迹,看和你常梦见的一不一样。老伴感叹地说:五十多年了,发展变化太大了,哪都会有改变的。再说部队八几年赶上裁军、整编,早就不在原来的驻地了。

不知不觉经过延吉到了图们城郊,下了高速(一直用导航)走图汪公路,经过百草沟镇。这里建设规化的很好,房屋整齐,街道清洁,银行饭店超市一应俱全,老伴说,变化太大了。70年冬天部队拉练到这里来过,那时候是清一色的草房,现在全是砖房楼房了。出镇不远处见到一座烈士英雄纪念碑,大约有四米多高,上面刻着一行行烈士的名字。我想下车看看,老伴告诉我:这样的烈士纪念碑哪个村子都有,到前边再看。最早建立的是、54年。后来听其他连队来过的老兵说县政府为了记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牺牲的革命烈士从县城到各乡各村建有革命英烈墙,纪念碑。做到了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全县牺牲的英烈有多人。这就是当年的革命老区,名不虚传。走着说着前边现出路标,龙泉坪村,老伴指着前边说,龙泉坪当年是他们团部和团直属单位的驻地,你看周边的房子都是部队留下的,那边还有岗楼子呢。我又见到有烈士记念碑了,全家下了车,瞻仰烈士墓。面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镀金大字,低头默哀。我仔细看看碑文的名字,这个村牺牲的有二十多个烈士,全是年青人啊!碑后边环绕着翠绿的松树,为他们的墓地遮荫庇佑,这些年青的生命将永远长眠在这里,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的,抗联英雄英魂永存。

松林洞,终于来到松林洞村了,我和老伴领着孩子先下了车,儿子他俩找地方停车去了。我一见村头的路标乐了,太有创意了。由树枝围成的一圈篱笆,里边立着一根根松枝紧紧拢住,顶上立个牌子上写着松林洞村,下边牌子上写的是松茸之乡。老伴告诉我:这里盛产并销售松茸,由此而得名。我拿出手机拍下了照片。老伴嫌我领孩子走的慢,说了声我先走了,去看看。就大步流星的住前奔去。

我边走边打量,村庄四面环山,右侧山沟里是一片片稻田,基本收割过了,割下的稻子一梱梱还放着。左侧房屋后边离不远全是山脊,山连着山,岭连着岭,好一个幽静安宁的山村。走着走着路的两边出现刷着白色的围墙,上边有漫画和标语:讲文明树新风,孝感天地万物春。移风易俗,建设和谐社会等等。家家院墙外种的一簌簌鲜花仍在盛开。一会功夫见老伴迎面过来了,我忙拉住孙女,拿出手机即兴发挥,边录边说:“当年的战士,老共产党员,如今己退休的老石油工人,他回来了,看看松林洞,看看当年在这历炼和生活的地方。看!他来了,当年的老兵!”老伴见我笑了说:营部连部房子都在,好好的呢,就是早翻修过了现在住的都是村民。我问:人呢?咋不见人呀!他说前边有个小卖店我问了,青年人大多出去打工或上山干活了。我俩领着孩子一起往前走着。老伴指着前边的一大片田地告诉我,那是当年部队训练的操场;指着左侧一个大院落说:那就是我们的营房。走,进去看看!院门虚掩着,进去迎面跑来两只鸭子和几只小鸡,小孙女乐了赶过去追着玩。院子很大,右边像是仓房,左边是牲畜棚。正面有四间房。只是房主人不在,房门锁着。出了院子,儿子他俩也赶了过来。我们一同往前走了一段,迎面开来一辆胶轮车,车箱装满了烤烟。开车的是个约五十多岁,体格壮实粗眉细眼的朝族老乡。见我们迎上来他把车停下来,探出身子搭话,当得知我们来历,跳下来和我老伴握了握手,大声说:我知道的,你们在这当兵扎营的时候我才五、六岁,但记事了有印象。也听大人们说过。欢迎欢迎,我就是这村的村长。他指着前边的一排房子说那都是当年部队营房,现在早分给村里人住了。这几年常有在这当过兵的老同志回来呀!他们和你一样,惦记着看看,忘不了咱这山沟沟呀!说着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说下次有人再来事先和他联系,好有个准备。我们怕耽误他农活,说要去县城就离开了。不知不觉已过中午,从这返回汪清只需一个多小时,决定去县城吃午饭休息入住酒店,翌日再返回吉林松原家。

从松林洞回来又逢九九重阳节,老伴感慨万千在战友群留言:青山绿水依旧,不见排排营房。千里迢迢寻梦,空添丝丝惆怅。激情随岁月远去,战士己满鬓如霜。梦中战友今何在?天南地北度重阳。可见对战友对军旅的怀念挚诚之深。

.8.17日

孙晓明、笔名启明。内蒙通辽市人。年4月下乡知青。年10月到扶余油田工作,现吉林油田退休职工。平生读书是最大的喜好,对文学情有独钟。近一年在本地区文艺沙龙发表过散文、小说。

征稿说明

《杜鹃花文学》是“紫云山文友群”期刊中的对外期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xw/7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