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金达莱盛开的地方
李安著
题记:翻开尘封的日记,打开记忆的闸门,五十年前的往事又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就像在昨天一样。
二十六.友访初秋金秋是农民最喜爱的季节,这是收获希望的时刻,满园的果香,金色的稻浪,展示着一年辛劳的回报。人们夜以继日的劳作在丰收的土地上,让劳动的果实颗粒归仓。
白杨树林旁边的坡地上,落了叶的大豆一片橙黄,豆荚像一串串小刀挂在树上,秋风扫过,沙沙的作响,老队长摘下几个豆荚,剝出豆粒放到嘴里嚼了嚼,“好,豆子上的不错,今天上午就割这片了。”
社员依次排开,人守一垄,银镰飞舞,成片的豆秧一铺铺的躺倒在社员们的身后边。
我拼尽全力,连割带拽,勉强跟上割豆社员的速度,到了地头上,累得满身是汗,一屁股坐在田头上。
春花走过来了,递过手帕给我,我看看她没好意思接过来,社员那边一片哄笑声。英华的高嗓门说:“笑什么呀,没见过呀,回家问问你妈当年怎么搞对象….。”众人无语。
春花看看我割的豆秧,连根都带出来了,对我说:“你这哪里是割豆子呀,分明是拨豆子,你看豆子应该这样割,一手持刀的同时,另一只手抓住豆秧向下压,镰刀挡住根部,连折带割才省力。”边说边做着示范给我看。"噢,明白了,书本上没讲过,干活凭蛮力是不行的呦。”我自我解嘲的说着。英华过来了,“没学过吧,跟媳妇学着点。”“去你的。”春花脸一红,白了英华一眼。
真是行家懂门道,力巴(外行)看热闹,经春花一点播,明白了技巧,割豆的速度加快了,很快成了割地的先行者。
接近中午收工的时候,白杨树林旁边的小路上来了三个人,前面走的人是狍子爷爷,不远的身后尾随一男一女。女子身上穿着一件黑白格毛呢上衣,在那个着装绿青蓝色的世界里格外的抢眼。到了地头,狍子爷爷喊:“哎,小李,有人找你。”说完对来人指我转身回走了。
谁在找我,没有熟人呀,往前走了几步,看到了,男的是金良,我想那女的应该是苏娟了。
走到近前,肖金良快走几步到了我的面前,拉住手拥抱了一下,回头看着苏娟对我说:“这是苏娟。”"你好",我笑着点了点头。苏娟礼貌的伸出右手说:“你好,金良总是提到你,见到了真的很高兴。”
我问他们:“怎么这么闲着到我这里了?”苏娟看着金良。金良说:“这段时间黄淫棍总是对苏娟图谋不轨,他利用职权时常把我俩分开,对苏娟动手动脚的。他的几个狐朋狗友,二秃子,疤拉眼,也常找我别扭,实在忍不下去了。我想去公社找一找,看能不能转户,最好到你们队里来。”我说:“到我们大队来,我是很欢迎的,可是我们队说了不算,只能帮你搭搭桥,联系联系,关键还是知青办,得人家说同意才能办转户呀。”肖金良说:“这个我知道,我同苏娟这就去公社。”我说:“快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肖金良说:“谢谢你,没心思吃饭,我们去公社,晚上还得赶回来。”我同他俩顺着山路边走边说,快到了村边的集体户宿舍了,我指着集体户宿舍告诉他,“那就是我们的住处,有事随时来找我。”“好的,再见。”肖金良同苏娟取道集体户门前的路去了公社。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想这个苏娟是在那见过呢?高挑的个头,瓜子脸,柳叶弯眉丹凤眼,一头过腰的乌发,齐眉的刘海过耳边下,看人自带三分笑,说是娇媚不为过,只是眼神溢出黛玉葬花的忧伤。噢,想起来了,有点像越剧演员王文娟。也有点像电影演员王晓堂。十足的美人胚子。难怪黄淫棍见了魂不守舍。
回到豆子地,收割已近尾声,队长正指挥大家凊理边边角角的豆子,归拢打捆。
午休歇工,路上,我找队长说了这件事,请队长帮忙到大队革委会做工作,队长说:“咱们队劳动力不多一两个人,但这件事很难办的,一是大队不会同意,咱们生产队在周边不算最好的,也算一流的队,大队不会同意开这个口子,二是知青下乡,县,公社都档案管理,不会轻易调动,这样吧,等那两个知青从公社回来,看看情况再帮你做工作怎么样。”我点头说:“队长,先谢谢你。”
昌浩从后面赶上来问我:“是不是金良和苏娟?”我点点头,春花也赶上来了,插话说:“苏娟是谁?”我说:“二道沟集体户的上海知青。”
献给普天下的知青内容梗概及目录
《金达莱盛开的地方》是一部以知青上山下乡为题材的纪实小说。作者以自已的亲身经历和周边发生的事为素材,结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真实的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知青在农村的生活,劳动和成长的历程。作者以主人公(我)为切入点,以一个偏远的山乡为背景,以(我)同回乡的朝鲜族女青年(春花)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从一个知青下乡到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的山乡说起。书中的我下到山乡的第一天,邂逅了村中能歌善舞的美丽少女春花,没想到生产队又把我安排春花家暂住,让两个年轻人有了相互爱慕。村革委副主任的儿子赵光国,是一个小混混,对春花的美颜垂涎已久,提亲不成,就百般纠缠,闺蜜英华为了保护春花,与春花相伴,在春花家里结识知青何明,並与何明相爱。赵光国为报复英华欺负何明。我为了同窗何明不再受欺负而狠狠的教训了赵光国。进而增进了同春花,英华的友谊。我随民兵连去扑山火,得到了春花的关心和帮助,让民兵连化险为夷。随后生产劳动和生活中渐渐的意识到了对春花产生了爱情,尽管春花有所暗示,但我始终把这份爱藏在心中。一年中经历很多的波折和事件,直到我要去修工程时,终于相互表达各自的心意。在工地,我在爆炸中救了赵光国,结识了上海知青肖金良和很多的知青战友,也了解到了上海知青集体户的很多事情。肖金良为了爱人苏娟免受造反派黄淫棍的迫害,没等工程完就返回二道沟。我去看望他,认识了集体户的女知青于晓敏和杨洋。杨洋和于晓敏多次来找我,引起了英华的怀疑,並再三提醒春花,告诉她爱情是自私的,春花有了疑惑。二道沟黄淫棍借权强奸了杨洋,杨洋把证据交给于晓敏,晓敏受肖金良之托来找我,晓敏的举动让春花看到了引起了误会,我和春花的爱情出现了危机。我帮助杨洋逃出二道沟,去县里找到了军代表和上海慰问团,黄淫棍的犯罪行为受到了惩处,在众人的解释和事实面前,春花的误会解开了,同我冰释前嫌。一年后,我当选了生产队长,带领社员去山里归楞,倒茬子同朴大叔,老主任结成了生死之交。朴大叔因工伤亡,悲哀中彰显了民族的团结,纯朴和善良的民风。离开生产队的时间里我的心落在了春花家,春花把思念带我心中。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武装基干民兵集训,准备打仗,训练场上我同春花比翼双飞,取得了优秀成绩,空闲时间回家看望外婆,春花得到了家里的认可,妹妹祝贺我找到了好媳妇。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我也收获了爱情。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塑造了支书,老主任,朴大叔,狍子爷爷,英华姐,清华姐等一系列鲜活的形象,赞美了山乡的自然风光,并揭示了朝鲜族的民俗民风。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一代知青在特殊年代真情的回忆。作者愿把她献给普天下的知青战友。目录1.初识金达莱2.金达莱花蕾初绽3.金达莱初绽芬芳4.花开时节5.东篱外的采花人6.春花与英华7.我同采花人撞了一下腰8.采花人的崩溃9.采花人偷鸡不成蚀把米10.山林扑火11.春花救了扑火人12.我们遇到了《董存瑞》13.军民鱼水情14.火是我点的15.功过是非16.金达莱开在我心里17.我把心落在了春花家里18.难忘的《》19.危急时刻!我救了光国20.鲜美的小河鱼21.阿拉的心事告诉你22.雨休趣话23.我的故事也是真的24.满山红叶时互道了珍重25.金色的秋天26.友方初秋27.我把《小背飞》送给了二秃子28.金秋恋歌29.仁者善心30.场院踏歌31.清雪谷场院32.场院里的靓影33.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34.逃离二道沟35.面对权利的无奈36.春花的误会37.春花真的误会了38.书生意气39.带上苏娟和杨洋去找上海慰问团40.恶人先告状41.谎言代替不了事实42.阳光总在风雨后43.冰雪见真情44.山乡亲情45.人间父子情46.村里来了军宣队47.解决问题要找解放军48.胜似亲人49.水落石出50.风雪啸山林51.值得钦佩的人52.山场里要懂规矩53.山场情深54.同窗.知己.红颜55.风雪话山场56.历练57.强师高徒58.边塞烽火全民兵59.同窗情侣俏冤家60.群英相会演兵场61.爱在演兵场62.不爱红装爱武装63.春花初到家64.幸福温馨的家园65.我为户长做红娘66.歌声飘过演兵场67.相亲68.一见钟情69.同窗叙别情70.朴大叔走了71.冬日的葬礼72.社员选我当队长73.借宿饲养棚74.今冬不能回家75.谋划在饲养棚76.我在锅里洗个澡77.锅里的思绪78.相聚在春天里79.幸福家园80.春天交响曲81.人勤春来早82.何明的婚礼83.咱们都是亲戚84.搞活当下,谋划久远85.抢占先机86.金达莱盛开的时候87.我的红颜知己88.沃土芬芳89.妇女撑起半边天90.热火朝天闹春耕91.热火朝天闹春耕92.本领与本事93.金沙湖畔94红红的参籽浓浓的情95.夏日的繁忙96.金色的烟叶97.希望98.立足当下,谋求久远99.春花当了妈妈.边疆烽火我的军人情结金色的秋天.哥哥的心事我知道.丰收之后.选谁去做驾驶员.年终的喜悦.兑现.不打捆的大白边队长还得选小李.兔子当不了辕马.从军序曲.邻里亲情浓.再见了!金达莱盛开的地方作者简介
李安,网名丹江钓叟。五零年生人,六八年吉林省汪清县插队知青,七零年入伍,复员后从警从政四十余年,退休后居住牡丹江市。爱好文学摄影,喜欢阅读旅游。
年2月创刊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编辑亚静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