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3][4][5]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
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1)满族崆果啰氏,亦称孔果洛氏,满语为KonggoloHala,汉义“黄马”,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广氏等。
(2)满族孔尼喇氏,满语为KongnilaHala,世居黑龙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
(3)满族叩岱氏,亦称阔代氏,满语为KodaiHala,汉义“汉人的口袋”,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孔氏。
(4)满族库雅拉氏,亦称揆雅拉,源出库雅拉女真,以部为姓,满语为KuyalaHala,世居东海(今吉林汪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乌拉(今吉林永吉)、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黑龙江流域、毕尔腾(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扎思胡里(今黑龙江第二牡丹江)、兴堪(今黑龙江省及俄罗斯兴凯湖周边地区)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孔氏、胡氏、李氏、礼氏等。
(5)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源于金国时期温都部,以部为氏,与温敦氏、温屯氏同部族,满语为Wendu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自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孔氏、温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6)满族温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温敦部,以部为氏,与温都氏、温敦氏同部族,满语为Wentun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孔氏、空氏等。
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孔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孔氏,主要源于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人以其名为姓;子姓。或以人名、祖名为姓。如春秋时郑国有出自姬姓孔氏,以郑穆公后人孔张的名为姓;卫国有出自古佶姓孔氏,为黄帝后裔,以祖字为姓;陈国有出自妫姓孔氏,以孔宁之名为姓,乃舜之后裔。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为孔姓的孔姓始祖
迁徙
先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
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孔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皖、鄂等地。
名人
孔子,山东曲阜,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藂,山东,西汉开国功臣
孔臧,汉九卿之一
孔宙,山东曲阜,东汉郎令
孔融,山东曲阜,汉北海相
孔奂,浙江绍兴,南陈吏部尚书
孔颖达,河北衡水,唐经学家,著有《五经正义》
孔述睿,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唐工部尚书
孔道辅,山东曲阜,大理寺卿
孔昭薰,山东曲阜,翰林院五经博士,编成《至圣林碑目》六卷
字辈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尚(之)、衍(茂)。
清乾隆五年(公元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济南市孔氏字辈:宏闻贞尚衍兴传广昭宪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青岛市孔氏字辈:希言公彦承
临沂市孔氏字辈:弘/宏闻贞尚胤/衍
济宁市孔氏字辈:兴毓传继广
菏泽市孔氏字辈:昭宪庆繁祥
烟台市孔氏字辈:令德维垂佑
淄博市孔氏字辈:钦绍念显扬
泰安市孔氏字辈:建道敦安定
潍坊市孔氏字辈:懋修肇彝常
日照市孔氏字辈:裕文焕景瑞
来源“知乎”
天下第一家族:孔氏家族1
天下第一家族:孔氏家族2
孔氏家族族谱孔姓来源
孔氏北宗、南宗和孔庙之区别
孔子世家:百年沉浮1
孔子世家:百年沉浮2
孔子世家:百年沉浮3
孔子世家:百年沉浮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