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扎实有力地做好校园防疫工作。年6月5日,汪清六中出台《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让垃圾分类处理,成为撬动校园生态环境变革、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有力‘杠杆’。
组织领导得力,宣贯扎实有效。学校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细化管理职责,由政教处团委负责日常工作,确保责任到人。结合《汪清县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利用节能宣传周、电子屏、班级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垃圾分类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教职工禁止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防疫不忘垃圾分类。学校根据当前防疫需要,在校园甬道四周分设八个三分类垃圾箱,教学楼、宿舍楼各楼层的楼梯间、楼层廊道,设置三分类垃圾箱、废弃口罩回收箱,打造垃圾分类独特景点实现“精致收集”。
体验互动引导全员参与。学校把疫情防范与垃圾分类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利用中午时间,开展全校卫生大清扫活动,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带头引导学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用沉浸式体验让“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师生心中。
加强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由总务处集中收贮转运,餐厨垃圾由广益营养餐负责处理,垃圾中转站委托县环卫部门统一收运。
推行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政教处团委主要领导坚持日常巡查,实时抓拍垃圾分类中薄弱环节的影像图片,及时上传到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