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吉林新闻联播汪清精准脱贫

▲汪清:精准脱贫见成效一户一策拔“穷根”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汪清县坚持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因人因户精准施策,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取得可喜成效。

汪清县大兴沟镇东台村村民刘在龙今年81岁,因病致贫,没有劳动能力。这顶“贫困帽”,有着40多年党龄的刘在龙,带的心有不甘。去年年初起,刘在龙多次找到县科技局驻东台村的第一书记郑庆和,表达了想要通过产业项目、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创业脱贫的意愿。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拿到这10箱蜜蜂后,刘在龙赶紧摆到了自家菜园子里,当做宝贝一样认真去养,风风雨雨,悉心看护。老人有着丰富的养蜂经验,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多元。经过繁衍、分巢,10箱蜜蜂变成了23箱,眼看着生活前景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甜。

在汪清,他们先找贫困群众的“穷根”,然后因人施策,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明确靶向,脱贫攻坚“造血”为主,其目的就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开对了“药方子”,就能拔掉“病根子”。这几年,汪清县深度挖掘、争取了光伏、黑木耳、黄牛养殖等多个产业脱贫项目,为百姓广开脱贫致富的新门路。两年多来,汪清县先后建了21个标准化菌包厂,带动4万多农户从事黑木耳相关产业,栽培总量达6.5亿袋,产值34亿元。仅这一个项目,就帮扶贫困群众人均增收超过元。

截至去年底,汪清县的贫困人口已经从年底的户、人下降到户、人,贫困发生率从23.2%下降到9%。

(吉林新闻联播)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wh/10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