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返乡创业开创甜蜜的事业记

  在汪清县春阳镇老庙村有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51岁的党员刘凤义,现任春阳镇老庙村村主任。年他返乡创业,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自身的家庭实际情况,开始创业养蜂,现已有规模,每年盈利10多万元。

  年,全村掀起了外出打工热,认为走出家乡去大城市,不仅能长见识,还能挣大钱。为了使家里过上好日子,38岁的刘凤义也决定趁着年轻外出打工,闯荡几年,挣点钱,使家里的日子能够过得越来越好。于是,刘凤义和同乡几人商量后,来到了长春,开始了打工生涯,他们找到了工地干建筑活。每天天没亮就开工,一天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太阳下山了,才能回到简陋的临时棚里休息,吃的也是青菜米饭,偶尔能吃上一次肉。夏日酷暑难耐,入冬初期严寒难忍,但为了生计,刘凤义忍了下来,在外打工一干就快10年了。

刘凤义养蜂

  年,刘凤义听说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政府鼓励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创业,并给予优惠的政策。刘凤义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十年的打工生涯,他想家想亲人,生活条件的恶劣也让他毅然决定回家创业。回到家乡,根据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实地踏查和他本身的爱好,他决定要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养蜂。找到了创业项目,他说干就干,先购进4箱蜜蜂进行养殖,试养的初期,小蜜蜂并不认他这个主人,常把他蜇得脸肿脖子粗,可是他依然坚持着,并虚心向当地养蜂示范户请教,想着要从此干出点儿名堂来,可是第一批蜜蜂,最终还是因为经验上的欠缺,以全部死亡告终。这无疑给他本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最主要的是给他的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曾一度想过要退出。

刘凤义的养蜂场

  一次失败的经历告诉他,技术是第一重要的,他就开始学技术,上网查资料、书店买书、找专家咨询,只要听说关于养蜂的事,他立马来了精神,仔细听,认真记。镇领导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及时找到他,给予他很多鼓励和支持,为他提供学习技术机会,介绍贷款项目。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他又购进了20箱蜜蜂,这一次,他是抱着把养蜂事业做大做强的决心而来的,他清醒的认识到要把养蜂产业发展壮大,没有技术、不懂科学,干什么都是要碰钉子的,想干好,必须要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把蜂群培育成群、上规模,才能实现高产,为此,他先后自费购买了《中国养蜂手册》和《养蜂技术》等科技图书,大量阅读,一本多页的《养蜂手册》竟让他给翻烂了。也正是这锲而不舍的学习,最终使他熟练掌握了蜜蜂的生长习性及养蜂技术,他养的蜜蜂产卵能力和采集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当他初尝养蜂第一桶金时,心头终于涌上了无限的欣喜,这更加坚定了他从事蜜蜂养殖致富的决心。如今刘凤义的蜜蜂发展到60箱,蜜蜂产蜜余斤,扣除各种费用,每年纯收入达10余万元。

  刘凤义是老庙村的村主任,村民们听到他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他主动帮助村里养蜂的农户,免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刘凤义说,他用一颗真诚的心,酿造着纯真的蜜,也是如此,坚定刘凤义继续壮大自己甜蜜的事业。

(汪清县委组织部金勇云)

赞赏

长按







































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
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1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