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传媒著名作家朱宏启人物传记忠勇

桃源诗刊

总第期

◎忠勇义烈张永铭

朱宏启

张永铭字宪廷,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一个菜农家庭。年开始读小学,中学毕业后被东北陆军讲武堂录取,毕业后被分配到驻防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时隶属吉林省)的东北军第21旅任排长。后升任东北军团2营8连连长。

年2月8日,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在延吉成立,王德林任总指挥。共产党员李延禄(后任抗联四军军长,解放后任合江省主席、黑龙江省副省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任救国军参谋长。在李延禄将军的抗日主张影响下,张永铭(宪廷)所在东北军21旅团率先与救国军合作,共同抗击日寇侵略。

日军侵占东三省的暴行激起了他的抗日斗志,为不影响对日作战,他将随军的妻子和三个女儿送回岫岩。临别时对妻子说:我是一名军人,保卫国家是我的职责,把你们安置好,我就没了牵挂,即使为国战死亦毫无遗憾,誓死不当亡国奴。

年3月初,日军天野旅团进犯镜泊湖一带,遭到沉重的打击。3月19日时任救国军参谋长兼补充团长的李延禄得知20日,日军将到达宁安县城,他直奔海林车站。在经过关家小铺时,他认为这里是伏击日军的好地方。经过他仔细勘察地形,决定把伏击地点选在关家小铺,指挥部设在海林火车站。

关家小铺距离宁安县城三十多里,北靠铁路海林站二十多里,双峰夹持之间,是一条通往海林车站的公路。这一带的山峰,是张广才岭的支脉,山崖陡立,公路似沟,半山腰有一块洼地。正在韩家店房前,是一个最好得隐蔽阵地。东山有曹家沟、梁家沟,西山有葡萄沟,形成左右两翼,可作为掩护部队的有利地形。

当天,李延禄参谋长到达指挥所在地海林火车站,立即打电话给绥芬河救国军21旅团团长张治邦说:我从救国军总部来的,我现在在海林火车站。从镜泊湖、南湖头、莺哥岭、东京城几个连环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打的日军丢盔卸甲,现只跑出四百多人马。我现在需要调动你的部队,在华容道设伏消灭日军。张团长回复说:行呵,给你一个营的兵力,我把八连调给你,八连长张永铭叫宪廷,是我们的赵子龙,此人打仗坚决,能打,还保管听你指挥。另外我再派两个连,作八连的左右手。定于当晚在车站集合,明天早晨一定赶到。

以八连为主力的多战士的部队,于20日黎明到了海林火车站。李延禄参谋长亲自到了车站,并检阅了部队。随即在火车站站长室,李延禄召开了八连连长张永铭(宪廷)等干部军事会议。交代这次敌情和伏击地点的部署任务。他看到八连张连长,年轻、英俊、站的笔挺、两眼炯炯有光,可以看出是个标准的东北军军官。不愧为东北陆军讲武堂出身,张团长手下的爱将,张团长称他为赵子龙,却也不是虚话,他满心喜欢上这个战将。

李延禄参谋长用尊称的问:宪廷连长,你打算怎么部署兵力。张连长看过军用地图之后说:我们八连就在韩家店前窝狼圈伏击,两面作策应。李参谋长听后非常满意,同意这场战斗的部署。这时多名指战员全部佩戴抗日救国军臂章,之后在车站货场埋锅做饭,准备饱餐之后,立即出发,奔赴战场。

关家小铺位于宁安西北三十华里,是通往海林的必经之路。此地群山环绕,公路就在山脚下灌木林旁,野草丛生,地势险要,俗称两帮夹一沟。八连的一百多人在张连长的带领下,就埋伏在这里,每天放哨警戒,做好了随时阻击敌人的准备。

天野部队来到宁安后,驻扎在宁安境内的东火磨、北火磨、天和东等地,门前用装了土的麻袋搭起了堡垒。日本兵每天排着队,手里拿着太阳旗,骑着马,拉着大炮,出东城进西城,天天耀武扬威,仗势欺人,以此来迷惑群众。

为了能够按期地从宁安转移到海林,不久日军先在宁安找到了一个叫魏学海的人。说道魏学海,不得不提一个叫小栗玄仙的日本人。此人九·一八事变前,就住在宁安,医院、卖大烟,魏学海是他的一个仆役。

魏学海在宁安名声很坏,是一个汉奸。他依仗日本人的势力,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整天大吃大喝,为非作歹。日军侵占东北以来,医院交给魏学海看管,自己离开了宁安。这次,日本人通过小栗玄仙找到魏学海,其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魏学海打探抗日救国军的情况。日本人以百元的代价令魏学海去通往海林的路上探听抗日救国军的情况。魏学海装成商人,来到关家小铺窥探情况。没过几天,就回去报告说:关家小铺有抗日救国军的一个连卡着,连长叫张永铭,他们一共有多人。

这一情况被伪警备旅姓蒋的一名中校知道后,马上向日军献媚说:“我原来是东北军吉林第10旅的副官,曾经在吉林军官教导处与张永铭是同学,关系很好,你们可以派我去详细侦察。”

3月20日一大早,蒋中校便来到了关家小铺阵地,向哨兵敬了个礼道:“老总,你们是哪个军队的?抗日救国军21旅。”哨兵回答后眼睛紧盯着这位不速之客追问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蒋中校没有回答,反问道:“你们连长是不是姓张,叫张永铭?”,“是”哨兵一边回答,一边持枪警惕起来。

我是10旅副官,与你们张连长是老同学,今天特意来看望他,请你汇报一声。蒋中校作了自我介绍,说明了来意后,假装镇静,开始漫不经心地观察阵地。

哨兵正在犹豫的时候,执勤班长来了,问明情况后,向连长作了汇报。张永铭不知道蒋中校在宁安,对他的到来赶到很突然,便把手枪插在腰里,迎接了“客人”。

见面后,两人相互寒暄了几句。“老同学这时从哪里来啊?”张连长想了解一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情况。

“我是从宁安来的,我现在在警备旅当中校。”

张连长听说在伪警备旅任职,就顿然变色说,我们过去是同学,今天双方都是敌对的。我们是抗日救国军,你们是亲日叛国的伪军,如果不看在过去同学的情面上,今天就要把你当汉奸处决,现在放你一条生路,马上走,不许你再说什么!说完就将蒋中校轰了出去。

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敌人的阴谋。张连长将此事报告给李延禄,李延禄考虑伏击阵地可能暴露,必须准备打硬仗。于是,又派人去五虎林,调抗日救国军的部队来增援。又派人给张永铭(宪廷)送信说:到了第三天,东方天空刚刚发白,战士们都吃完了早饭,检查好了枪支弹药,张连长为了防备万一有什么不测,命令战士们马上进入阵地。第一排在东山,第二排在西山,指挥所设在东山窝。同时,还抽调了三名年轻的战士当传令兵。

指针刚刚过了7点,就发现公路上来了二三十辆大车,紧接着,东山哨兵报告:“在曹家、梁家沟发现了穿灰军衣的队伍。”为什么他们不走公路走小道呢?士兵们引起怀疑。

根据这一情况,张连长判断出敌人的阴谋。他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这时候,守在西山的刘一青排长报告说:“葡萄沟又发现了有多人的军队向这里走来。敌人越来越近了,哪里什么伪警备旅,全都是化了装的日本军,他们都穿着救国军的灰色军服。”

“敌人来了很多人,我们被包围了,是否转移?”刘排长提出了建议。

张连长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动摇,指挥部已经命令驻在沙口的部队,一听到枪响马上来增援我们,现在鬼子已经送上门来了,我们不消灭他们,怎么能对得起父母兄弟。”他随即命令:“不听见枪响,不准打。”说话这功夫,鬼子就已经快到眼前了。

战士们各个都屏住呼吸,瞄准敌人,近了,更近了。张连长拿来机枪,“哒哒哒”,一梭子子弹飞向了日本军的队伍。战斗打响了。

敌人被突然的袭击打懵了,后面的鬼子正在发愣,前面的转回头就跑,正好撞在后面人的怀里,整个敌人的队伍就像一窝蜂似的乱成一团。没办法,敌人只能往后撤兵。战士们各个拍手称快:“打得好、打得好。”

经过短暂的寂静,敌人重新调整了队伍,又对战斗做了部署,他们把队伍散开,像拉开了一个大网一样地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等到他们刚接近前沿阵地的时候,救国军的机枪、步枪、手榴弹又响了。子弹像雨点般倾泻下来,鬼子除了扔掉一些尸体外,其余的又退下去了。这时,两侧敌人的重火力突然向救国军的阵地打来,炮弹摧毁了他们的阵地,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有的战士负伤了,黄士洁排长等20多名战士光荣栖牲了。

敌人的第三次攻击开始了,炮弹不停地打来,机枪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东山下的敌人冲上来了,张连长一马当先冲向了敌人的队伍,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西山上的战士和葡萄沟冲上来的敌人厮杀了一起。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打,用石头砸,敌人被这种场面吓怕了,退了回去。

战斗还在继续,张连长沉着勇敢,指挥战士们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穷凶恶极的敌人为了争夺西山阵地,不惜任何代价,集中一切火力,发起了总攻。

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刘排长、李司务长也牺牲了,张连长又负伤了,全连只剩下了28人。张连长忍着伤口的剧痛做了最后动员:“每人检查一下手中还有多少子弹?”“三粒”、“五粒”、“没了”

张连长咳嗽了两声继续说:“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为牺牲的兄弟们报仇,把子弹准备好,上好刺刀,上来就打。子弹打光了就跟他们拼了。”话还没说完,敌人的机枪又响了,张连长身上被打进了6颗子弹,应声倒下去了。一场殊死的肉搏战开始了。在这敌众我寡,千钧一发的时候,西边响起了冲锋的号角,李延禄调动的抗日救国军前来增援了,日本鬼子见势不妙狼狈的向海林逃窜了。

在这次战斗中,击毙多名日军。我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张永铭连长、黄士洁排长、刘一青排长等名官兵光荣牺牲了。

战后,李延禄等抗日救国军负责人马上来到了宁安,经与商会、农民会等团体研究,募捐了经费,购置棺材,将名烈士安葬在宁安市江东花脸沟沟口的南山上。

在收装烈士尸体时,汉奸魏学海跑到阵地窥视,救国军发现他行踪可疑,便带回去审问,经搜查在他的衣服兜里查出了用“美浓纸”写日文密信一件。当即把他生擒了。

过了几天,宁安县城公所门前广场搭起了灵棚,参加追悼大会有抗日救国军、也有工人、农民、学生和教师等各界人士数千人,花圈放在灵棚前,挽联悬挂在左右。追悼大会由参谋长李延禄致词。他在致词中指出:“这次追悼会是救国军在镜泊湖连环战役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召开的,要以张永铭等官兵勇赴国难的献身精神勉励官兵,一致对敌,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会场上爆发要为死难烈士报仇,决心抗日到底口号。

而汉奸魏学海则被绑在灵棚前的电柱子上,追悼大会结束后,群众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们怒吼着严惩汉奸。根据魏学海的罪行和群众的要求,判处魏学海死刑,并当场处死,以告慰牺牲的名官兵。大会开了没多久,蒋中校也被救国军抓到了,并执行枪决,得到应有可耻的下场。

文中资料和照片由张永铭烈士外孙刁玉芳提供。

作者简介:朱宏启,现任东北史料征集编纂委员会主任,东北历史人物传记研究会会长,鸿凤历史文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丛书编委会总编辑。

年1月7日生于吉林省汪清县。原籍山东省昌邑市。笔名鸿凤、洪峰,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近代史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曾任教师、秘书、编辑、记者、记者部主任、记者站站长、总编辑。代表作《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满洲国统治》、《关东响马列传》、《满洲省委》、《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战斗在白山黑水》、《白子将军》、《图们江史话》、《吴大澂传》、《吴禄贞传》、《王德泰传》、《高福源传》、《东北抗日联军十大将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大将领》、《中国共产党十大领袖》、《中国共产党十大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十大将领》、《八路军抗日十大将领》、《新四军抗日十大将领》、《东北解放战争十大将领》、《东北解放剿匪纪实》等万字。是中国最有实力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传记作家第一人”,“中国红色记忆领军人物”。

"齐鲁诗词(网)文化传媒"编委

:朱宏启、刘忠友、卢素兰:王书灵:管永、卢素兰、刘凤琴、孙美瑛、陈红军、陈建利、刘顺萍、孔德平管永:草原魂?创作室(内蒙)卢素兰:荆楚风?创作室(湖北)刘凤琴:长白情?创作室(吉林)孙美瑛:忆江南?创作室(江苏)陈红军:医馨园?创作室(河北)陈建利:陕北情?创作室(陕西):刘廷才(龙山愚翁)投稿须知弘扬国粹,搭建平台,展示原创,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杂谈曲辞,史记剧本,游记摄影筹,体裁不限,宣传正能量。个人专辑:体裁不限,附作者简介(字之内)及照片一张。文责自负。:十元内(含十元)为平台运行用,十元以上70%为作者稿酬,30%为平台,一周后结算,一周后赞赏不再发放。投稿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bk/7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