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从大黑山镇到春化镇骑行87公里总行程公里
昨天6点就上床睡觉了。夜里12点醒来,外面正在下着小雨,转身接着睡。早晨快三点时才醒来,这下睡足了。赶紧起床洗漱。
今天早晨换了个花样,往天早上都是吃中餐,今天吃西餐,烧了开水,冲了一包速溶咖啡,然后吃昨天晚上在蛋糕店买的俄式果仁面包。一个长条面包吃下去,吃的挺饱挺好。
吃完饭,已经3:54。看看天气预报。今天天气:阵雨转多云,气温9度到21度,西南风一级。分时预报显示倒是白天没有雨。
可不要再下了,这一阵雨实在是太多了。尤其今天要过二十几公里的修路地段,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如果有雨,肯定不会太好走。
情况就这样了,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4:15,出发上路。今天不敢骑太远,只准备骑85公里,到达吉林省珲春市的春化镇。因为今天要攀爬一座米的高山。绝对高度也接近米。加上修路地段情况不明,必须得留出充裕的时间。
昨天夜里下了一些雨,早晨有轻雾,地上都是湿的。
一出门儿就开始爬高山。一路上坡,只有偶尔能骑一下。好多地方都得推着走。从老黑山镇出来3公里,就是南村。这里是去往珲春和汪清县的交叉路口。所以也非常繁华。
在一个转弯处,看山坳里的云雾堆积,形成非常漂亮的雾海景观。只是我离的稍微有点远,拍出的照片效果估计不会太好。
7:00,骑行了20公里。来到了修路的封路点。所有的大车在这里被截住,从其他道路绕行。我看修路的路段已经铺上了沥青。而车辆转过去走的道路却是破损不堪。于是毫不犹豫的走上了正在修的国道。其实这一段路已经铺好了第一层柏油路面。所以自行车骑起来非常舒适。尤其因为封路,所有的车被拦截住。这一段儿路上除了偶尔经过的工程车辆之外,就我一个人骑着车儿一路横行。真是舒服。就是不知道路修到了哪里,后面的情况如何。先不管了,骑一段儿是一段,走起来再说。7:31,用了3个小时零15分钟,骑行了25公里,终于爬上了今天大山的第一高点,米。比出发前的米,整整高出米。虽然平均坡度只有不到20‰,但很多地方坡度都超过了50‰。在这山坡的高点处,有一个森林瞭望塔,是监控森林火情的。我停下来拍了一张照片。
前面经过很长一段距离,下坡再上坡,后面还有第二高点,米。是真正的高点。不过和这个高点只不过差5米。8:48,骑行了38公里,这里有一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分界碑。我以为这是两省的分界处,后来才发现这里不是。因为这一段路国道和黑龙江省的省道合并,里程碑都是黑龙江的省道的里程碑,而且在继续向前延伸。而且修路的路段我想应当在两省的分界处终止,而现在也还在向前延伸。
9:11,骑行了42.5公里,终于来到了老爷岭的最高点。这里的海拔是米。这里也有一个森林瞭望塔。不过这里似乎仍然不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分界处。这里省道的里程碑是,但是被扔在了一边儿,看省道还在继续向前延伸,修路的路段也没有终止。9:27,骑行到47公里处。这才来到了修路正在施工的地方。各种车辆云集此地,拉柏油的大卡车在路边排了一溜,铺路机械正在铺第2层柏油路面儿。好多工人在这里忙活。我推车从路面儿的旁边的草地上走过去。一个工人冲我喊,你可以到柏油路面上走,不怕压。于是我就上了刚铺好的柏油路面。
9:47,骑行了52公里。这才来到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真正的分界处。这里又立了一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分界碑,不知道前边那块碑算是怎么回事儿。
修路路段也到这里结束。前面就是吉林省的道路了,应当也是铺好没多久的路面。不过铺设的质量看来一般,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损坏。在百度地图上,修路路段在两省交界这边儿没有封路标识。现实中,施工单位则是很粗暴的用一大堆鹅卵石把整个路封了起来。立了一大块封路告示。告知封路时间从9月3日到10月31日。我一算刚刚封路20天。这么短的时间,路不可能修好的这么快。估计原来在修路基的时候根本没有封路,在铺上柏油路面以后才开始封路,因为怕柏油路面被来往的大车压坏。这种时间点可以作为以后再遇到修路封路时参考(因为这个封路时间在百度地图上就可以直接查到)。
路边有一个路标牌儿表明到春化镇还有32公里。
10:12,骑行55公里。路边有提示,前面有17公里的陡坡和急弯儿。但是,一连走了4~5公里,还是没到下坡的地方。已经进入到了9月下旬,正是深秋时节。这一段儿因为是在老爷岭上,五花山的景象开始显露。路边不时有一两株树变成了满树红叶。加上黄叶的树,绿叶的树,相互陪衬,很有些美感。我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还拍到了几个刚钻出土的大蘑菇。
从两省分界处骑行了5~6公里,才开始真正的陡峭下坡。真正开始下坡后,我发现:下陡坡的路段并没有前边大牌子说的那么夸张。也就是10公里左右。我骑着车刚刚开始飞速放坡,突然手机响了,我一看是陌生来电,也没理它。因为下坡速度太快,想停也不容易停下来。可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次。于是我搂住闸停下来。一接电话原来是快递。因为家里没人,不知道放哪儿,我告诉他放在门口的台阶上,我让家人去取。收了这个电话,我又给爱人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有快递。交代完以后,然后继续放坡儿。
10公里后,坡度结束。然后继续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的骑行。
又骑了大约20公里,12点的时候我进入到了春化镇。
小镇不是很大。不过旅店倒有5~6家。我在一家安排住下。然后上街找饭辙。本来想买块豆腐,继续做红烧肉炖豆腐。我还有很多这两天买的煎饼烤饼。可街上的老乡说只有早晨才有豆腐卖,现在没有卖的了。在街上转了一会儿,最后走进了一家肉店。看案板上的一块猪肉不错,26元一斤。一称,29块6。于是把这块肉拎回了旅馆。切成小块儿用我的小电磁炉全部炖了起来。我向旅馆老板娘要了一点花椒面儿和盐,又放了点酱油和料酒。用小锅小火炖了一个多小时。彻底炖烂以后,我把大部分倒到不锈钢饭盒里留起来,留着每天做菜和下面条,留下一小部分,加了西红柿,辣酱等,煮了今天的面条,最后又放了点香菜。做好一看,色香味儿俱全。
就着这锅面条,又吃了两个昨天买的像软麻花一样的烤麻花。吃的挺饱挺香。单位老柳大哥临行前送我的这个小电磁炉套具,可是解决了大问题。每天早晨用它煮面条,中午用它煮饺子。今天又用它煮了一锅肉。
过去长途骑行,因为没有合适的炊具,又来不及吃早餐,只能出发以后在半路找饭店吃早餐。如果找不到就吃点干粮,喝点儿保温杯里的热水。这当然比不上每天早晨自己的旅店里做好面条干洗搭配,吃的舒适。
尤其是到目的地以后的正餐,对我非常重要。但因为骑行到目的地时,常常已经是下午一点以后,已经过了饭时。在一些较大的县城或乡镇,还能找到饭店吃些东西。但也很难有可口的。更多的时候在一些乡镇,饭店根本就是过时不候。除了煮点面条,别的吃不到什么。去年走长征路时,用饭店的电热壶煮了几次饺子,觉得挺好。于是今年出发之前我买了一个电热杯。后来老柳大哥送了我这套小电磁炉套具。有了自己的小电磁炉可真是方便透了,几乎在所有住宿地的商店里都能找到以速冻饺子,速冻馄饨为代表的各种速冻食品。加上超市或馒头店卖的各种包子,馒头,花卷,饼等各类食品,可以使我的每天的正餐都能吃得很饱很好。今天我又用它炖了一锅猪肉。准备用来做菜或煮面条。这也是下乡时老青年们的经验。我们下乡时,原来的青年点中68年下乡的老知青和我说过,他们以前过年杀完猪,就把一些猪肉切成小块儿,放不是太多的水,加上盐用水煮烂后,水分基本蒸发干净。剩下的猪肉和猪油一起放入小缸中。做菜时舀出两勺子,就可以用来炖茄子,炖豆角等等。我今天就是采用这种办法。加盐煮好的肉连汤带肉收起来,可以在几天内用来做菜:炖茄子,炖土豆,炖豆腐,煮面条,什么都可以。营养丰富又方便。
吃完了正餐,已经是3:00。开始整理今天的游记。啰啰嗦嗦列了这些豆腐帐,主要是讲述我的旅游生活。希望朋友们能真实的感受我在长途骑行生活中每一天的经历,麻烦,痛苦,烦恼和快乐。能感同身受的和我一起经历这样的生活。希望大家感兴趣。
今天就到这里吧。
-畅游世界-你要的旅游攻略看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