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街道这两位居民荣获ldquo汪清

消息!好消息!5月27日,新民街道两名居民在年度“汪清好人”发布会上荣获“汪清好人”荣誉称号。他们是新民街道新惠社区居民袁国金新民街道新惠社区居民王燕红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

掌声送给他们

新民街道新惠社区居民袁国金,18年前因为事故高位截瘫,腰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妻子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照顾丈夫17年,5年前,妻子突发脑梗也留下了后遗症,只有上半身能动的袁国金又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信念,反过来照顾妻子。为了反哺社会,他奉献智慧竭尽全力帮助弱势群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袁大哥”。勤钻研做一个生活能手坚强的袁国金是个多面手,病前会开车、会修车、会电焊,有一次家门钥匙不慎掉落在地,他怎么也捡不起来,使他萌生了自制趁手工具的想法。按照他的设想画出了一副草图交给了朋友帮助制作,不久后,一个简易自制趁手的工具就做好了,每次要捡东西就用得上了。为了给生活增添快乐和费用,他还自学了电脑,小有所成的袁国金在网上建立了“修理部”专门为网友修理电脑调声卡。小闲时,有唱歌特长的他在网上借助唱歌直播的一个平台赚取少量生活费:“我觉得日子越来越好,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奉献智慧回报社会袁国金说,前些日子,残联给他送来了新的电动轮椅,自从妻子患病以后,他们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社区、邻里亲朋,甚至是网友的关照,是社会给了夫妻二人继续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他们也要活得更有精神,袁国金心生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念头,“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还是一个有着34年党龄的人,多年来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我没钱,也没有劳动能力,可我头脑还清醒,我看邻居都不太喜欢看电视了,我就想为大家放室外电影,不仅能充实大家伙的文化生活,还能增进邻里关系,我就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他有这个想法后,立刻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和邻居的一致响应。邻居孙贵鹏给找来支撑幕布的木方、绳子。邻居李先生拿出自己家的白色被面充当布幕,田大姐用自家的缝纫机将两块白布拼在一起,并将毛边缝好。每天播放电影前,利用10分钟时间,时而播放邻居都喜欢的秧歌曲子,随着音乐扭起了大秧歌,时而就漏水等难事展开小区议事,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到目前,已经播放了《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南征北战》等20多部红色电影。“我不喜好别的,就喜欢看电影,看了老片心里乐呵”84岁李淑珍每天吃过晚饭老人就拎着马扎坐在离幕布较近的地方,看着嬉笑邻居,乐呵呵地等着看电影。“我是去年末搬过来的,原来就说住在楼房,连对门都不认识,看我们楼,家家户户有好吃的都要分享分享,还商量着一起出去玩“邻居刘大姐高兴地说着。”电影里演的,和当年抗战时候一样”,91岁的王希功也很喜欢看电影。据他说,自己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看了老片很有感触,不断地述说着往事。组建团队凝聚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为了更好的回报社会,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弱势群体,他经过社区的鼓励,组织辖区残疾人和县内志同道合的残疾人在社区新时代传习所每周开展一次传习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大型活动,活动涉及文艺、策划、帮扶等项,目前团队已经有30多人,专门帮助那些年老体弱的人群提供家政服务、精神慰藉、购医购物等无偿服务。每到节假日,就张罗着百家宴席联络邻居们的感情,遇到天气好的时候,张罗着一起春游,遇到党的生日、国庆节等节日时,组织大家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增强大家的爱国意识,每逢楼内有高龄人过生日时,他也组织队员们为其庆生,他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带领文艺团体到街道包保的春和村开展慰问演出。“在我们这里,每个人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是邻居们常说的一句话。不论谁家有个难事,只要袁国金知道了,他都会组织队员们伸出友爱的双手扶持一把,社区工作人员和知晓袁国金事迹的人都表示:“他的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笑对人生,回报社会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因为袁国金助人助己的行为得到了社会认可,延边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zx/202009/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