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林区地处长白山麓,位于延边州的东北部,东与珲春、南与图们、北与黑龙江东宁接壤,森林面积30.4万公顷,林地面积2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6%,林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东北红豆杉万株,东北虎3-4只,豹5-6只,林业局动保工作人员首次拍到的“一豹带两崽”的实体影像,格外引人注目。管辖13个林场,1镇23个自然村屯,实有人口2.7万。
近年来,随着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启动,森林公安维护生态安全的职责任务更加艰巨。
对此,局党委高度敏感,坚决贯彻州局部署和延声局长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主业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意识和生态第一,安全至上,强基为重的警务理念,奏响了生态安全的主旋律,林区野生动植物恢复性增长取得了重大成果。
去年以来,该局分别荣获“打击涉林涉地”、“使命动保和谐生态”、“冬季严打”和“利剑行动”3个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主要做法是强化了四项工作。
一、强化了打击整治年以来,汪清局根据上级要求,先后组织了“使命动保、和谐生态,整治涉林涉地、利剑春雷”等专项行动,强化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思想发动、责任落实和常态整治,坚持打主动战、合成战,攻坚战。期间,共破获涉林刑事案件35起,同比上升3.6倍,打掉毁林犯罪团伙2个6人,查破林政案件64起64人,收回林地5.49公顷,清缴套夹粘网等猎具个,没收逆变器3台,电网余米,动物死体59只,救助放生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金雕、猫头鹰、白鹭等12只。
集中组织拉网式清山、清套、清网27次,组织法制宣传次,印发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单册1余份。在林区内收缴各类枪支14支;子弹余发、弩4个、弩箭支,消除了治安隐患,清除了对野生动物的潜在威胁,拓展了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在虎、豹核心区出入的主要路口设立55块永久性温馨提示牌,提示入山人员注意安全,震慑涉林涉猎违法犯罪。
年9月23日,杜荒子派出所民警在巡查中发现有人在林地管辖区域架设电围栏,连接逆变器围猎野生动物的现场,所领导组织民警围绕重点人员开展调查排查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某,此人供认猎杀野猪、狍子3只,已刑拘批捕。10月10日,罗子沟上碱村村民宋某某在承包农地周边,架设高压电网,猎杀野猪、狍子5只。现已被刑拘批捕。遏制了冬季非法狩猎案件高发势头,为推动国家东北虎豹“大区域、大廊道、大保护”战略的实施,在局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强化了基础建设根据生态保护任务,全力推进资源管护一警、一室、一图、一档、一队、一奖“六个一工程”,做到了警力下沉、重心前移,保障下倾。“一警”就是加强一线警力。
6个林区所由原来的2-3人,增加到现在的8-10人,总基数达到57人。先后投入余万元,对所有林区所进行了新建和改建,增加了必备的科技通讯器材。对辖区的人地事物熟悉率达到了%。“一室”,投入资金40余万元,在大北城、兰家和大荒沟建立了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置警力4人,安装了视频会议系统。
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宣传教育、信息采集和盘查堵截,建室以来,盘查登记入山人员人次,发放宣传单余份。“一图”,森侦大队和林区所分别制作了辖区生态保护态势分布图,明确标注了林场、管护站、村屯、瞭望塔、红外遥感相机点位、虎豹活动区域、廊道走向、食物链条补饲点。
每个民警都做到了会识图用图。“一档”,及时更新丰富山情、社情、林情档案,把辖区内有违法行为嫌疑的30名涉林涉猎重点人员登记造册,落实专人负责。“一队”,做强森侦大队和山地处突机动队,加强森侦力量,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12人,按照年龄最轻、业务最精、责任最强的标准配齐了大队班子。
整合机关警种资源,建立了由20名精干警力组成的山地处突机动队,主管森侦的副局长吴文臣任队长,围绕职责任务,加强实战训练,配置了越野车辆、越野摩托、雪橇、伪装服等适合森林地域特点的器材装备,确保一旦发生重特大涉林涉猎案件能够快速处置。“一奖”,做到生活上给予关心。
政治上爱护,对常年扎根林区,在加强基础工作、打击涉林涉猎犯罪中贡献大,成绩突出的民警及时予以表彰,调动积极性,鼓舞士气。
三、强化了科技支撑在零的起点上,该局投入资金余万元,建成了汪清局合成作战指挥室,并与派出所的警情研判室实现了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构建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情报主导,优势互补”的合成作战系统,为有效处置涉林、涉地、涉猎案件和突发群体事件奠定了基础。人车定位、4G图传、无人机、SIS全国刑侦情报系统全部进入了实战应用状态,在局指挥中心可以时时掌控林区、街区所有巡逻警车的位置,将现场图像回传。
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在出入林区的主要路口、场村结合部,虎豹出没区域周边,设立监控点位个,探头个。今年金苍派出所通过图侦系统破获“3.02”盗伐林木案。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张某交待:2月9日至18日,伙同犯罪嫌疑人陈某,先后12次进入金苍和六道林场国有林区内,盗伐林木6.8立方米的犯罪事实,2名犯罪嫌疑人已刑拘。目前,森侦部门及林区派出所民警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兆手持机配备率达%。
在全州森林公安率先使用“全警通”,随时可以使用省公安厅的情报查询系统,还可以与采集的红松果林、林蛙养殖、涉林涉猎等重点人员、村屯、区域等进行比对碰撞,研发运行了协同OA办公系统手机终端,减少了办公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瞬间传达,提升了维护生态安全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实战应用的水平。
四、强化了助企爱民建立生态资源保护社会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场站、村屯负责人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在法律咨询、案件侦办、周边秩序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把“三心三化”,即耐心听民声,走访规范化;细心解困难,求助信息化;热心传政策,服务具体化,贯穿爱民活动的全过程。为辖区内的独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病残疾等42人建立了服务档案,定期走访慰问。医院开通绿色通道,需要时上门体检,送医送药送温暖,开通报警求助“一键通”,保证有紧急状况时民警能够及时出警救援,雪中送炭。
设立了双语服务台,实行了预约、延时服务工作制,同时,把办案程序、法律宣传、户籍管理、治安动态、线索举报等事项录入触摸查询系统,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办事群众。探索“公安+N”社区警务模式,提升了防控和服务效能。警爱民、民拥警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林区百姓的满意指数、幸福指数有了较大提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