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建不同类型的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第一、村庄文明实践队——在服务中凝聚陕西省富平县新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宣传口号
第二、党员志愿者分队
——在服务中引领
福建省上杭县蛟洋镇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引领风尚
第三、老年志愿者分队——在服务中关怀广东省高州市大井镇,获得阳光志愿服务总队的辅导,在贫困山村建立“开心嫲嫲”“乡村婆孙乐”等志愿服务队伍,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组织起来,开展友爱互助的服务。老大爷、老奶奶成为“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为父母在外务工、无暇照看照顾的小孩提供陪伴和关爱。与此同时,在阳光志愿者骨干的培训下,农村老人学习“代际沟通”技巧,学会关心“儿童心理”,传授人生“珍贵经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这种服务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也学会关心和照顾“留守老人”,平时帮助老人干一些琐碎的事务,在老人生病的时候问寒问暖,提供关心和问候。这样,逐渐形成“双关爱、志愿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互为志愿者,互相关心帮助,减少农村“三留守”缺乏关爱出现的种种问题,营造温馨友爱的乡村氛围。第四、妇女志愿者分队——在服务中温暖农村妇女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很多农村男人外出务工,妇女承担家务的同时也在照顾老人、抚育小孩方面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妇女的爱心与细心是营造乡村文明风尚、友善氛围的积极元素。为此,在很多农村与社区的文明实践站,妇女成为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也影响村里的其他人群。在发挥妇女志愿者的作用方面,要注意几个细节。一是调动妇女的爱心和热情。农村妇女特别有同情心和爱心,对于老人、小孩的需求乐意帮助,但是需要有效组织协调。二是提高妇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农村妇女发挥热情的时候,可以做好很多服务,但是需要尊重和激励。三是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视野和境界。文明实践站要引导妇女更多了解国家发展、文明进步,用新的眼光看待村庄事务,看待村民需求,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好。山东省荣成市农村爱心厨房的“巧厨娘”志愿者山东省荣成市的各个村庄,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都在推广“爱心厨房”,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等提供温暖饭菜。其中,“巧厨娘”志愿服务队成为各村的“标配”,一大批农村妇女发挥包饺子、做馍馍、炖大锅、炒小菜的技艺,为乡村老人作出美味可口的食品。有位“巧厨娘”与丈夫一道,为老人院的寿星做了一个“秘制生日蛋糕”,他们了解到老人希望享受吃生日蛋糕的快乐喜庆,可老人又不能吃奶油等高糖高脂食品,就用低糖清淡的面粉做了一个“胶东大馍馍蛋糕”,有非常喜庆的祝词和花样,。这个土洋结合的“生日大蛋糕”让老人院的寿星和其他老人都非常开心快乐。农村妇女志愿者是用她们的爱心和细腻情感,关爱老人、小孩和困难人士,也给乡村生活带来温暖和快乐。
第五、青年志愿者分队——在服务中创新我今年暑假期间到博罗,听取大学生暑期回乡服务的专题汇报。其中,有位大学生说道,“参加大学生回乡调查,对我也是很大的收益。我原来知道村里有较长历史,但是不知道有什么民俗文化。这次通过走访老建筑、采访老村民,到县里听老师们介绍历史,才了解村里有这么多好东西。”现在,团县委鼓励青年大学生与村里的中青年党员、青年团员保持联系,做文明实践队的“编外志愿者”,收集和提供其他地区的志愿服务成功经验,给农村志愿者参考借鉴。伴随乡村环境变化,未来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发展,成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第六、少儿志愿者分队——在服务中成长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展,也带动乡村少儿志愿服务的活跃。很多留守儿童,原来与人接触少,缺乏锻炼成长机会。这次,有很多文明实践试点县区的乡镇、农村,鼓励少年儿童参与志愿服务,获得体验和教育,促进人格成长。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第一小学的校训就是“点亮心、传播爱”。在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学校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村里面的周末志愿服务活动,积极采访乡村老人,组织文娱活动、表演文艺节目;另一方面,学校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鼓励师生编写《乡土教材》,将采访的历史、故事、民俗、特色撰写成文章,保存下来。其中,《乡土教材·红军茶》记叙朱德同志带领南昌起义战士经过丰顺的时候,与农民结下鱼水之情,赠送茶叶种子给农民种植,从而形成一片片“红军茶”风景的红色故事。小学生在记录和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爱祖国、爱家乡,励志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建设者。海南省美兰区大致坡镇“红军小学”的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宣讲等活动,传送琼崖纵队的革命故事,也学习红军战士的劳动传统,在“校园农村”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这些农村学校开展的学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即丰富了乡村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二、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五步曲”
第一、建框架——互补融合
安徽省明光市“阵地建在庄上”的“农家实践小院”
我们在安徽省明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调查时发现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根据各行政村面积大、人员多的情况,延伸文明实践阵地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链条,提出“把阵地建在庄上、让思想武装农民。”具体说,就是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建设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基地、文明实践广场、文明实践小院等,同时建立志愿服务小队、志愿服务小组等,就近就便服务群众其中“实践小院”,就是挑选思想好、人品好、有爱心、做好事的村民住宅,授予“实践小院”的牌匾,鼓励这些农民组建志愿者小组,为邻近的群众提供宣讲和服务,营造新时代、新文明的乡村氛围。这种做法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