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吉林省林业厅厅长霍岩介绍,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从年开始,实施范围为吉林省长白山区,行动将持续到年结束,这是继我省白鹤、东北虎豹之后又一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专项行动。
中华秋沙鸭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保护现状中华秋沙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一千多万年。中华秋沙鸭年首次在中国发现并命名,现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极其稀少,繁殖分布区只限于俄罗斯的东南部和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最主要的繁殖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的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全世界种群数量约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濒危鸟类名录的全球濒危物种。
多年来,我省在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实施全面禁猎,为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法律保障。年省人大作出全面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全省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严厉打击盗猎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行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野生动物营造了避难所。吉林省已建立43处自然保护区及一处松花江三湖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3.80%。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等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是实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对因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给予经济补偿,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全省共支付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金额1.5亿元。
四是坚持开展濒危物种野外调查和监测活动,掌握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和数量等信息,夯实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有效保护,吉林省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近年在吉林省开展的中华秋沙鸭野外考察显示,长白山区分布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在对左右,它们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富尔河、松江河和头道松花江流域。
Part1
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目标和任务吉林省林业厅组织部署的“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目标是:力争到年,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破碎化局面得到有效整治,中华秋沙鸭适宜繁殖生境面积明显增加,繁殖种群数量达到对以上;到年,繁殖种群数量达到对以上,有效缓解中华秋沙鸭的濒危状况。
“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任务是:
一是摸清资源底数,编制《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计划》。协调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技术单位,通过开展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资源调查和种群监测,掌握资源本底,查明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和种群现状,列出问题清单,科学分析问题成因,划定重要保护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及种群恢复的需求,编制并组织实施《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计划》。
二是实施科学保护措施,促进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恢复。利用长白山区全面禁止采伐天然林和区域生态修复的有利契机,在中华秋沙鸭重要的分布区设立监测站、保护站,掌握中华秋沙鸭资源动态信息,增加中华秋沙鸭野外种群有效保护面积;对中华秋沙鸭的取食地和营巢地进行全面的生态治理,实施栖息地恢复工程,满足中华秋沙鸭定居与繁殖的生境需求;开展中华秋沙鸭人工招引保护工程,设置人工巢箱,增加中华秋沙鸭繁殖所需的巢穴;对影响中华秋沙鸭繁殖的天敌进行防控,提高中华秋沙鸭繁殖成功率;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中华秋沙鸭保护负全责,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公众举报、志愿者反映的问题,认真排查,严肃处理,并及时向公众反馈执法结果。同时,要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在辖区内开展清除鸟网、猎套等猎捕野生动物工具的活动,减少对中华秋沙鸭的危害;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华秋沙鸭种群活动的干扰。
三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社会保护意识的提高,形成共同复方卡力孜然酊价格偏方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