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东北虎现在有多少只?吃什么?”“种群能不能延续?”年3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一串问题,并嘱咐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工作做扎实。时间过去快两年了,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嘱托却言犹在耳。
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中国人以虎寓意勇猛、威严,画虎还要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东北虎,更是与世代居住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情感上的关联。
然而,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曾断言,如果不加以保护,也许到年——下一个“虎年”,东北虎就会消失殆尽。
年12月5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代表着酝酿已久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正式获批。
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和保护迎来重大机遇,政策勾勒之下,人们看到:曾在东北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难觅踪迹的“森林之王”即将踏上“还乡”之路。
“王者归来”的背后,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自然保护建设的长期推进,凝结着专家学者、林业主管部门不懈努力的辛勤汗水。
葛剑平,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央副主席,基于多年的检测、研究,他提出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议。那么,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哪些重要意义?国家公园与以往的自然保护区有哪些不同?建设国家公园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怎样评价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带着一系列问题,吉林日报社总编辑陈耀辉与葛剑平教授展开了对话。
十年野外监测
寻找虎豹种群恢复的“点点星火”
葛教授您好,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与保护重大生态工程”,也就是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议,是您带领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经过十年野外长期监测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那么,“十年磨一剑”的野外监测科研成果有哪些呢?
虎与豹,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中具有极高地位的文化精神符号;同时,作为生态系统顶端的物种,野生虎豹在维持森林生态健康和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判断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该说,它们生存状态的好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濒临绝境,野生虎豹的生存和保护在上个世纪就已成为国际性议题。对分布国家而言,保护工作开展得怎么样和研究水平的高与低,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
东北虎和东北豹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原始森林。但目前,“森林之王”野生东北虎仅有只左右,主要残存于俄罗斯锡霍特山脉,濒临灭绝。东北森林另一顶级物种——野生东北豹则更加濒危,它远不如野生东北虎那么为人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白癜风治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