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成果
学生姓名:袁雨荷
学科成绩:数学:A*;商务:A.
经济:B;EAP:B.
学校offer:伯明翰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儿时早已埋在心头的懵懂向往,让我最终做出了那个大胆的决定,来到一中国际部,在十八年的仰望后,真正的鼓起勇气,走向远方。
——省苏州一中国际部高三毕业生袁雨荷
儿时的我总爱仰望星空,每每夜里伏在窗边,望着天上的点点星子,我的思绪便随之飘向远方。
那时的我也已对远方的一切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也许是这个儿时早已埋在心头的懵懂向往,让我最终做出了那个大胆的决定,来到一中国际部,在十八年的仰望后,真正的鼓起勇气,走向远方。
心有不甘让我重新选择
我的中考成绩还算令人满意,也使得我成功的进入了一中的校园,成为圣陶班的学生。
身边的人都觉得,以我当时的状态就读,不出意外,一定能考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学。
可不知为何,我的心里却并不满足,就像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的那句念白一样:“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我总想出去“走走”,走到那个我儿时眺望的“远方”,去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去面对那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去听听属于他们的声音。
在认真的考虑,以及与老师父母的商量后,我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来到了一中国际部。
面对困难我一次次克服
在一中国际部的日子里,我以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音乐学院的天才班,但因为还是未成年人的原因使我无法前往德国就读。先前的付出亦于一夜之间化为泡影,于是我便重新回到了一中国际部的怀抱。
我回来时已是高三,面临了分班的选择,在仔细考虑之后,我根据自己的喜好最终选择了商科班。因为之前练琴落下了很多课程,于我而言,就读商科班便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很幸运的是,在一中国际部,我遇到了许多真正的良师益友,帮助我克服种种困难。EAP的课程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尤为艰难,我的班主任Jacky老师特地找到我,分析了我的不足之处,并细细叮嘱了我训练听力的有效方法。
在Jacky的指导下,我每天回家都坚持一个小时的听抄。虽然每天坚持很累,也偶有想过偷懒放弃,可每每这时Jacky都会及时出现,鼓励我坚持下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的听力水平便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进步,听主课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数学也是我学习中的一道坎,我要感谢Alci老师还有Jimmy同学。每次问他们问题时,他们非但不会有任何的不耐烦,反而会十分热情的为我解答,并不断鼓励我。
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与我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我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亦日见成效。在最后的考试中,我也如愿以偿的取得了A*的好成绩。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国际部那些可爱可敬的老师们,便称得上当之无愧的“人师”二字了。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时,我的头很大。我便有些沮丧的找到了学术校长Robert请教。令我安心的是,Robert很理解我的心情,并且十分耐心的给我反馈。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我顺利写好论文。
听着耳畔的虫鸣,感受这往日纷闹的校园,此时所散发出的前所未有的宁静,一天的疲惫好似亦随着这份宁静而消散。
老师的陪伴让我更加坚定
当我路过校园里那尊叶圣陶先生的塑像时,在月光的映衬下,我恍然感受到了不同于往日的韵味。
先生的塑像在星月下格外耀眼,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起落飞扬,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先生始终谦和宁静的独守着一中的这一片净土,伴着他那句“为人生而教育”的教诲。
Robert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言的那种“为人生而教育”的老师,他不单单着眼于我的现在,更关切于我的未来。
在我填预录取志愿时,十分纠结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Robert给了我很多建议,并且毫无保留的告诉我在他看来,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是怎样的,哪些专业会更有前景,同时又契合我的兴趣与专长。
我很庆幸在国际部学会了这两样对于我将会终身受益的能力,这就是一中国际部对叶圣陶先生“为人生而教育”这一理念的传承与坚守。
“国际部”让我有了归属感
国际部的包容开放不单单体现在它的教学理念上,更在各种的活动中彰显。
这使我得到了很多可以发挥我自身特长的机会,让我的指尖得以在黑白的琴键中翻飞。那黑白的琴键便是属于我的色彩,在音符的碰撞中,国际部的音乐社成立了,很有幸能够成为它的创立者之一,更是欢喜能以国际部音乐社一员的身份,在学校大大小小的节日上散发光彩。
更让我难忘的,是我高三那年,正好赶上了国际部15周年的庆典,而我又恰恰有幸参与了学校的宣传拍摄。
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现在学校的宣传海报、招生手册以及种种印有“国际部”三个字的刊物上时,我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触。我想,这就是“归属感”吧,是我对国际部的归属感,对一中的归属感。它源于我对国际部的感谢,更是我对国际部所有人,事,物最最深沉的热爱。
我更是记得年5月的一天,我很幸运的被学校选为江苏省“未来之星”英语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而在考试结束过后的七月,我又受邀和Robert以及学长范方舟同台演出了《岳阳楼记》……
国际部还是我成长的见证者,它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成人礼。在成人礼上,我与同学们掷地有声的宣誓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畔,它们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重大责任,更让我意识到,当我不日踏出国门,我代表的除了我自己,除一中国际部,还有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灿烂国度。
顿时好似有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我的肩头,我想,我一定能带着在国际部学到的一切,怀着那“和而不同”的君子之性,在国际的舞台上,讲述那最动人的中国故事。
写在最后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掏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在国际部的这段时间里,老师同学的帮助与我自己的不懈努力,终化成涌动的清泉,洗净了我心头的“雾气”,使我的梦想最终被荣光点亮,成功的进入伯明翰大学就读AccountingandFinance。
感谢国际部,让我拥有了那么多优秀善良的老师,结交那么多了热情可爱的朋友们,这更加坚实了我去英国后继续好好努力的决心,坚实了我要为一中国际部争光争彩的热忱。
我想,当几个月后当站在伯明翰的校园回望东方,我的眼中定会酿出一汪清泪,映着我所爱的一中国际部,映着温暖良纯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