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吴承龙同志学习

白癜风是哪个部位开始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209/4575561.html

吴承龙,男,朝鲜族,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年10月参加工作,生前系汪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年9月7日,吴承龙同志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

临危不惧浩气长存

刚刚进入9月份,汪清县就接连遭受两次强台风袭击,大雨不断,连绵起伏的山峦和广袤的平原大地水分早已饱和,就连昔日不起眼的河沟也已满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两次强台风刚刚过去,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9月7日上午10时,更加猛烈的台风“海神”再次来临,汪清县立即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积极应对。

汛情就是命令。当天上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吴承龙忙完手里的工作已是中午,他回家见妻子没有回来,就和女儿一起吃完午饭,饭后拿件衣服就要赶往县委组织部帮扶由他负责的复兴镇兴华村。出门前,叮嘱女儿大雨来临要关好门窗,照顾好母亲。女儿知道他要到偏远的扶贫村参加防汛,忙从厨房拿来几个煮熟的鸡蛋揣在他的兜里,让他饿了时候吃,并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他答应一声就离开了家。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走竟从此与妻女永别。

一路上雨大路滑,险象环生,吴承龙一行人赶到复兴镇时,已是下午6点50分左右。随后,吴承龙同复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兴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林等同志一起赶往兴华村,到距离村子一公里外的新华沟河查看汛情,检查河边木耳种植地是否有返回的耳农。

新华沟河系绥芬河支流,名为是河但平时也就是一条深不过踝的小溪,每年村里耳农都在河边大量种植黑木耳。这次台风到来之前,为了避免耳农遭受损失,驻村干部已帮助一部分耳农把即将收获的木耳抢收转移,并带领11户、30余名耳农全部撤离险区。由于此前两次台风都没受到多大影响,一些耳农对这次台风仍然心存侥幸,时常有个别人返回木耳种植地。此刻,雨越下越大,新华沟河早已不见往日的温顺,暴涨的河水卷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等杂物咆哮而下,露出令人恐惧的狰狞面孔。据当地气象和水利部门监测,当时的风力达到5级,风速每秒10.4米,新华沟河水深3.2米,流速每秒超过多立方米。漫过河堤的汹涌河水,将通往兴华村新建尚未完工的二号桥南端引桥水泥路面下面漩空一半多。时针指向晚10时30分许时,天空依旧乌云密布,暴雨如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漆黑夜晚中的巨大雨声与河水的翻滚声所笼罩。当一行5个人来到桥南端站在引桥上查看汛情时,意外发生,脚下的水泥路面突然垮塌,站在稍稍靠前位置的吴承龙和张林落入河里,其余3人也险些入水,等他们缓过神来再看向河里时,汹涌的河水中已不见二人的身影。3人拼命地大声呼喊,可在这空旷的四野,他们的喊声立刻就被雨声和水声淹没,3人马上用手机分别向上级领导报告。

接到电话,复兴镇和在镇里参加防汛的组织部领导及扶贫干部很快赶到现场,在河堤附近组织搜救。接到报告的延边州委常委、汪清县委书记苏景华第一时间赶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搜救失联人员。县长廉京燮等县领导立即带领县人武部、消防救援大队等赶往现场,不料途中遭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大量从山上滚落的巨大石块和泥沙堆积在路上,车辆和人员根本无法通行。县领导立即通知交通部门,迅速调集大型机械前来进行抢通。同时,召开现场会,成立了搜救组和安抚工作组。并要求县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向州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报告。州里用最短时间调集州消防救援支队、珲春市忠诚专业救援队驰援汪清。凌晨1时10分许,受阻道路疏通开一条小车勉强通过的道路,救援人员于1时50分左右赶到现场。县领导详细了解了事发经过后,同复兴镇机关干部和部分村干部、村民一起,打着手电沿河搜救。到了8日早5时,救援人员已超过人。县政府又增派公安等余人,携带8架无人机、1台智能救生艇前往现场。当天下午,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田锦尘,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景浩先后到达现场,对救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指导救援工作。

随着夜幕降临,参加搜救的人员已是疲惫不堪,但依然坚持不懈地沿河搜寻,企盼着令人兴奋的奇迹发生。然而,奇迹最终没能发生,等来的却是让人悲痛的噩耗。9日早5时30分,搜救人员在距离事发地下游5公里处,发现落水失联人员张林。7时许,又在距离事发地下游7公里处,发现落水失联人员吴承龙。遗憾的是两人均已无生命体征,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离开了关心体贴他的妻子和女儿。

两名同志牺牲后,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9日下午,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胡家福,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田锦尘的陪同下,专程到汪清看望慰问了两名牺牲同志的家属,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两名同志的牺牲表示沉痛哀悼,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

9月11日上午,汪清县委、县政府隆重举行悼念吴承龙、张林同志活动。在两位英雄遗像下方,摆放着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萍同志,省、州、县相关部门,结对帮扶的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等各界及群众敬送的花圈。省委老干部局,省扶贫办,延边州委、州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等0余人参加了悼念活动,延边州委作出了《关于追授吴承龙、张林同志“模范组工干部”称号的决定》。当安放着两位牺牲同志遗体的灵车从汪清出发前往延吉市殡仪馆时,出城道路的两侧,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干部群众。

履职尽责鞠躬尽履职尽责鞠躬尽瘁

吴承龙同志牺牲的消息在汪清传开后,人们无不为之悲痛。那些熟悉他的人和同他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以及得到他悉心关照的离退休干部,更为他的离去而感到痛心不已。仿佛他的音容笑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仍然闪现在自己的眼前。

吴承龙同志先后担任汪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汪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县委老干部局局长等领导职务,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干好每一项工作。

回忆起当年在县人社局一起工作时的情景,局里的同志无不感慨,吴承龙副局长对工作、对群众那真是没得说的。吴承龙是分管调解仲裁科兼信访工作的领导,但在工作上却丝毫看不出他的领导身份。调解仲裁科经常接待一些年纪大的老人,每当来了老人,他都主动承担接待任务,耐心听取情况,细致给予政策上的解答。对那些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老人,他都护送下楼。对无人陪同、行走困难的老人,就自掏腰包打车送其回家。有一位86岁的金阿麦阿姨,在为丈夫办理离休待遇手续时,由于汉语表达能力差,吴承龙就用朝鲜语讲解相关政策,还忙前跑后为其丈夫办理离休待遇的相关手续。待全部手续办完后,还将金阿麦背下了楼,老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吴承龙到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后分管人才工作,由于汪清区位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因素影响,高学历人才引进始终是个难题。为缓解人才短缺的窘境,年10月,吴承龙抢抓高校毕业的有利时机,只身一人代表汪清前往上海、郑州等多地高校,宣讲汪清“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大力推介汪清。只要看到大学生有到汪清工作的意愿,他就主动多次与其交谈,做好引进的动员工作。每到一个高校,他都会建一份有意愿到汪清大学生的花名册,哪个是重点引进的,哪个是需要继续做工作的,哪个是正在犹豫的,一项项都标明的清清楚楚。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先后引进了14名吉林大学、南昌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重点高校毕业生来到汪清。

吴承龙在担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期间,还兼任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虽然是兼职,但在他的心里仍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提供精准的、良好的服务。他把每一位老干部都当成自己的亲人,通过平时走访、慰问、交谈等形式,详细了解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情况、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力满足每一位老同志的各种需求。对生病住院和长期病休在家的老干部,他经常前往探望慰问,了解病情;对一些身体欠佳、病痛缠身、长期在家不能参加活动的离休干部,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定期去家里探望,了解老干部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以及需求,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两年时间里,他先后为42名特困离休干部争取帮扶救助资金21万元。他每天坚持在老干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xw/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