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第三中学位于汪清县汪清镇汪清西路21号,创建于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平方米,宿舍楼平方米,运动场地平方米。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校对所有可利用的墙壁空间,都增设了文化、环保、法制、科技、公民道德等相关文字图片宣传,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教育长廊,是校园建设“示范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校园文化建设已具厚实基础和丰富内涵。素朴、好学、和谐、团结,已是一种校园氛围,一种人文底蕴,一种优良传统,并影响了一届又一代的三中师生。
学校还设有多功能报告厅,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活动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校现已实现千兆入网、班班联网并安装电子白板一体机和背投。学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展露才华、表现个性的平台。书法、美术兴趣小组,合唱队、声乐队、舞蹈队,体育社团等成为学生展现青春个性的乐园。学校办有自己的教研刊物《劲草社刊》,内涵丰富、品位高雅并富有校园特色。
汪清三中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创建“修德促智,和谐发展”的特色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作为县级教学改革实验校,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打好基础、发展爱好特长、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指导思想;突出试验性和示范性两大特色,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教学智能化、发展个性化,努力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依托,多年来,三中始终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倡每个教师都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形成了人人参与课改的良好氛围。“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活动式地方课程设计的实践研究”这些省、州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给三中增添了活力。被评为县教育科研示范校,州教育科研先进校,省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科研品牌和风格,为推动区域和省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教学工作中,校领导富有远略,鼓励教师以脱产进修、函授学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教育理论、撰写教学论文;倡导和鼓励教师在本学科内互相听课、评课,切磋教艺,取长补短,通过教师赛课、过关课、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对教师备课、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辅导、课程考查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考核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实验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努力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各学科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连续被评为州、省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优秀空间。学校还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免费入学、奖励三好、奖励先进、奖励进步、奖励竞赛优胜等措施激励学生刻苦自勉,努力上进。这些富有现实意义措施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校逐步建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教学质量动态量化评估制,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政务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制度,招生、财务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对新教师的调入坚持“事先试课、专家评定、择优录用”制度。同时,学校全方位实施向管理要质量的措施。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做到教学管理规范化,教研活动专题化,教学研究课题化,常规工作制度化。
根据改革开放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思想现状,政教处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诸如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慰问敬老院。举办文化艺术周、报告会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引导学生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德育工作步入正轨,并逐步制度化,特色化。
付出就有收获,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县“中考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育扶贫先进集体”、“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延边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点校先进单位”、“全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艺术团体、体育运动队也多次在全县、全州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年来,三中人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可歌可泣的办学之路。
回顾过去,汪清三中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展望未来,汪清三中更是踌躇满志,将继续朝着创建“社会满意、州内外著名”的学校目标不懈奋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