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法院五项举措促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综合

1

五项举措促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综合提升

1

在刚刚结束的汪清县年“美丽乡村·书记加油”擂台赛中,汪清县法院包保的三个村分别获得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的可喜成绩。此次比赛是汪清县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服务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勤干事、办实事的工作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而组织实施的。汪清县法院将此次比赛当作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选派院内文艺骨干负责到村里指导编排节目,帮助撰写演讲稿,协调县文化馆为节目提供歌曲配乐,工作队员更是发挥自身优势,写台词、摇象帽,全力配合村干部完成此次比赛。

1

1

1

1

1

1

1

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汪清县法院作为三个贫困村帮扶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相关部署以及《汪清县年脱贫摘帽工作实施方案》、《汪清县“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补短板”脱贫攻坚综合提升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州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强化问题导向,集中资源力量,下足绣花功夫,补齐工作短板,加强作风建设,为如期实现帮扶村脱贫摘帽,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一、强化问题导向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找准“贫根”、对症下药,按照“八个一批”的原则,该兜底的兜底,该扶持的扶持,确保如期脱贫。二是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项职责任务,着重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年的全县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评比中,三道河子村排名第,较去年上升6名;西河村排名第,较去年上升65名;明月沟村排名第一,上升一名。三是积极为村民排忧解困。对走访中村民反映的问题,工作队坚持能立即答复解决的立即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反馈到院里协调解决,无法解决的做好解释答复的原则,做到村民反映的事儿,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音。1二、集中资源力量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制定并实施《汪清县人民院关于解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突出问题的整改方案》,明确包保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帮扶力度,有效破解以往脱贫攻坚职责不清、驻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工作状态不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凝心聚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精准选人用人。对部分驻村工作队员做适当调整,选派年纪轻、政治素质高并有一定扶贫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三是强化后勤保障。从政策、人力、财力、物力上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与驻村干部充分的关心关爱,全力做好后盾,让驻村干部能够扎下心来,专注开展扶贫工作任务。1三、下足绣花功夫一是做好扶贫内业工作。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对近三年来扶贫材料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修订错误。通过纵向请示指导,横向对照学习,完成了一户一档、因户因人施策、督查整改、各类人员精准名册等20大项、49小项的扶贫材料,实现了扶贫档案按类别划分、科学管理,做到所有档案经得起推敲;详细了解村内基本情况和扶贫的各项政策,对扶贫工作有计划、有规划。二是做好外业工作,既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各项政策,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将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记录在册。三是坚持因人因户施策。结合贫困家庭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尽可能把帮扶措施弄具体,搞细致,能操作,好实施,最终做到找对路子,做出特色。1四、补齐工作短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扶贫村缺少产业项目的工作短板,汪清县法院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贫困家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撇开等靠要思想,树立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和观念。年,该院积极落实好“项目发展、精准滴灌”的扶贫方针,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结合贫困户基础条件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展庭院经济,采取分户养殖的方式,为符合条件、自愿参与的建档立卡户发放雏鸡、鹅苗和饲料,每户元标准,鼓励他们脱贫致富,自主增收。1五、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脱产驻村、请销假制度,驻村工作队驻村期间不承担原有部门工作。严格执行工作日三人驻村,周末至少一人驻村,工作队食宿在村等工作制度。建立工作队驻村打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xw/1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