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远民间四大名吃,有一种说法是这四种:粉浆饭、毛蛋、羊汤、小死猪。死猪肉是过去穷的时候有人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早就没有人吃了,所以,现在一般是用招远蒸丸代替。下面就对这四种小吃一一道来。
粉浆饭
其实招远人哈粉浆饭,主要还是因为过去穷的原因。另外是过去自然沉淀粉团,总有部分不沉淀的,随水都流走了。如今的粉丝加工用的是科学办法,可以使淀粉一点也不流失。做粉浆饭的粉浆,必须是沉淀淀粉时中间的一层。并且舀回来后最好等稍微酸一下,有了那种酸溜溜,臭烘烘的感觉。现在市场上卖的一般都是自己在家有绿豆打的浆,不是真正的粉浆。
招远粉浆饭爆锅一般用地道的本地花生油,配以黄豆,小白菜,小油菜等,更适合咱招远人的口味,再加点辣椒就能感觉到苦辣酸甜咸的味道,重要的是掌握火候,在烹饪时要不停搅动,防止糊锅底,火候过大,苦味越大。
咱招远粉浆的形成:加工粉丝的工序很复杂,第一道工序叫烫豆子(正宗的龙口粉丝原料是绿豆),绿豆烫好后,被浸泡的涨鼓鼓的绿豆再上石磨推,经石磨推过的绿豆变成了豆浆,豆浆再经过过滤,除去渣子,便剩下了淀粉,而这时的淀粉是和水混合在一起的,必须经过几次沉淀才能得到干淀粉,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粉浆饭的主要原料———粉浆就是在沉淀中产生的。沉淀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四次,第一次叫头浆,第二次叫二浆,依次便形成粉浆。
招远粉浆饭特点就是营养丰富,而且对高血压高血脂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配上一些列小咸菜,再呼啦喝上个两三碗,那味道只有喝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毛蛋
说起招远特色小吃,不得不提到毛蛋。聪明的招远人把一枚枚新鲜、清洁的鸡蛋,孵化成14天的半乳鸡蛋或21天的全乳鸡蛋,再洗净蒸熟,便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草根美食,文雅之士称为“活珠子”,招远方言则称“毛蛋”。在招远,无论为官或布衣老百姓,甚至开着宝马奔驰的人士;也无论男女老幼,人人喜欢这道美食。在招远,这道美食无处不飘香,无日不飘香,城市乡村,春夏秋冬里,无论三伏天或三九天,日日如此,从不间断。食用时,把蛋壳轻轻敲开,在薄如蝉翼的蛋膜内裹了一汪清新明彻的汤汁,汤汁内是一个小小的半乳鸡或披了针尖一样细小绒毛的全乳鸡。你先轻轻的允吸汤汁,这种汤汁不象久熬慢煮的老鸡汤那样香浓,而是清清淡淡的,甘冽如泉,清香溢满你的唇齿间,仿佛吹面不寒的风拂过你的双颊,很是惬意。当你再品尝壳内的乳鸡,清香鲜美的感觉便逐步深入,顺着舌尖,钻入五脏六腑,让你难以名状的陶醉。这道美食,有人喜欢嫩嫩滑滑的半乳鸡,入口即化,有人喜欢头脚同吃的全乳鸡,有嚼头。在这道美食中乳鸡和汤汁都让你神醉,就像招远的温泉和黄金。比如你只沐浴了暖暖的温泉或只欣赏了色泽光亮的黄金,便不算真正领略了招远的完美。假如你在真正享受了二美之后。再去尝一尝这道特色的草根美食,你就只想做招远人,乐不思蜀了。过去路边卖毛蛋的和现在在路边卖柴鸡蛋的差不多,弄个篮子,将煮好的毛蛋放在路边,卖个忙活。卖毛蛋的还有一个专门工具,一个小铁勾,招远人买毛蛋,不带毛得不要,要知毛蛋里有没有毛,只好用铁勾刺进去,提一个,如果有毛,买者才要。
羊汤
说起羊汤,其实在招远的历史不长。过去只有赶集的时候集市上才会有的。原来就是以杜家羊汤较早,后来又有了大秦家羊汤。记得那时特意到大秦家哈羊汤。路边搭一草棚,北风吹着,飘着雪花,羊汤锅里冒着滚滚热气,一人一碗,一瓶招远玲珑白酒。哈完吃完,浑身热乎乎的。盛一碗,热气腾腾,冒着热气;喝一口,汤鲜肉嫩,口齿留香,这就是招远大秦家和杜家的特色小吃——羊汤。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一碗刚出锅的羊汤,再配上刚炸好的大面鱼,这小日子,美死了呢!杜家羊汤的做法是将羊骨头、羊下货在锅里煮汤,羊肉切生片,在开水里汆一下,将羊血、烫熟的豆芽菜、葱花、香菜等先放碗里,再把汆好的羊肉小心的码在上面,将锅中汤烧开,调好口味,慢慢的倒入碗中。招远羊汤的特点是汆生羊肉,羊血在杀羊时加适量的白面,使羊血滑嫩,不易碎,其实也是为更多点。别的地场羊血没有加面的。现在倒好,集市上卖的人造羊血,你敢吃吗?那是什么血做的?现在流行的是熟羊肉的羊汤,确实比生羊肉好哈,汤浓味香。因为过去开羊汤光骨架和下货,基本不煮羊肉。现在整只羊都煮了汤,是真正的羊肉汤。能不浓吗?
蒸丸
招远蒸丸,也是我们招远唯一以地名命名的一种地域传统小吃,它是由我们招远的中国烹饪大师王益山老先生根据招远民间传统做丸子的方法加工制作的一道菜,现在已经被编入了中国菜谱。现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提高,这道菜也随之有所改动,加入了一些高档原料,如:海参、干贝、虾仁、蟹黄、蟹肉等,大大提高了菜品的品质。此菜,在我们当地每逢过年过节或是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制作此菜,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菜品,当然远离家乡的人们每当吃到这道菜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童年的趣事,成为远在异乡的人们思乡的精神寄托。
招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