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新世纪风云录西伯利亚的开拓

“看啊,那是中国——”

不知道车队里哪个人站起来,指着南边地平线,大声的叫喊。

“中国——”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红军的官兵们在为这个国家欢呼,在这一刻,他们对东方这个陌生国家的感情,远比脚下土地名义上的拥有者要深。

在很多好莱坞的近现代历史题材电影里,会不厌其烦的对世界的观众展现这么一个画面:无数的移民坐着船,来到山巅之城,他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对着海平面渐渐出现的自由女神像顶礼膜拜。

那是人类自由与希望的灯塔。

宣传就应该这么做。

这些来自二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红军们,他们对于中国的情感不是几部龙标电影就可以洗脑——何况就光腚总局那些人,没把人恶心跑了就不错了。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少数几个还扛着红旗的国家,而且东方的达瓦里希还发展得非常好。

地球上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国家,你一定没听说过。

  她人口众多,总人口高达58.7亿人。

  她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超过1亿平方公里。

  她物产丰富,埋藏和生长着全世界90%的矿产资源和森林。

  以下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工农业在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

  工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79%,

  发电量占全世界的78%、

  粗钢产量占全世界的25%。

  水泥占30%、电解铝占35%、精炼铜76%。

  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55%、

  化肥占65%、

  塑料产品占80%,

  化纤占全世界的57%、

  玻璃是50%,

  粮食农作物产量占76%,

  肉类占72%,

  汽车产量占全世界的62%,

  工程机械占到全世界的57%、

  造船业占全世界的59%。

  生产了全世界51%的电视机,全世界30%的手机。

  拥有全世界40%的高铁营运里程。

  这伟大国家的名字被社会主义的中国称呼为:外国。

哪怕在俄罗斯的日子再差,红军也能高昂起头颅,因为扛着红旗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可以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的。

这说明共产主义还是有力量的,中国达瓦里希自己摸索的道路很正确嘛。

至于一些人说他们是修,纯属胡说八道。

你倒是说说看不修的在哪里?

存在就是合理,胜利即是正义。

强大比任何的理论都更能说服人。

距离中俄边境还有几公里,但是斯大林已经能感受到来自红军战士们的心情了。

“满洲里啊,我记得在沙俄时候,就是一个边贸重镇。我曾经在一些杂志里面,看过一些关于远东地区的报道,当时的老照片上,两国的国门还是用木头柱子钉上铁做的双头鹰。”

斯大林咬着烟斗,对旁边周赫煊和费雯丽说道。

斯大林显得挺轻松的,一路上还跟两人谈起他当鞋匠父亲,在历史上斯大林只在公众场合里谈起过一次自己的父亲。他说,作为一个鞋匠,父亲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因为他仍有小资产阶级思想。

费雯丽觉得这个约瑟夫没有西方宣传的那么邪恶,反而挺博学和幽默。

“我们中国人把沙俄和中国的国门叫做双头铁鸟,差不多意思吧。”

周赫煊作为一个世界知名历史学家,还是做过一些功课的。

“双头铁鸟,这个名字不错。腐朽的沙俄,也配叫做鹰?哦,看来你们的官员很会做旅游资源嘛,竟然把穿越过来的沙俄时期国门的原物都保留下来了。”

没错,满洲里的地方政府,果然把那双头铁鸟国门当成一个旅游景点来开发,还盖了一个顶棚来给这个双头铁鸟国门遮风挡雨。

  满洲里国门历经年风雨洗礼、5次重建变迁。作为彰显尊严、弘扬国威、展现国力的标志建筑,满洲里国门的历史变迁不仅见证了国家由衰弱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一个北疆边陲小城跨越世纪的沧桑巨变。

  中国内蒙古地区东北部与俄国毗连的水界和陆界,是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和年中俄《阿巴哈依图界约》划定的。但随着沙俄侵略势力的扩张,这一带界务纠纷日见增多,俄国人非法越界侵占中国土地的事件屡有发生。清政府为防止沙俄扩大侵略,于年由外务部照会沙俄政府,提议双方派员会勘边界。

年4月,俄国同意清政府的建议。 

年,俄国修筑的中东铁路从第59察罕敖拉与第60塔奔托罗海鄂博间铺入中国东北,并且在满洲建成火车站,俄国人称之为“满洲里亚”,满洲里由此得名。

  从年5月至年12月,经过勘界和几十次谈判,沙俄趁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即将垮台的机会,于年12月20日逼迫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签订了《中俄满洲里界约》。界约中规定:在水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将河中个洲渚,个划归俄方,个划归中方。

  中东铁路从西伯利亚进入中国即改称为“中清铁路”,俄国单方面在距后贝加尔斯克七公里的马赤耶夫斯克铁路附近设立两国间界限标志——木桩,上面写有俄文“萨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在任东三省总督期间,于年3月至年7月主持编修《东三省政略》,该书记载:“博罗托罗海西北相距华里七里为俄国悉比利亚铁路头站马赤也夫斯克……又博罗托罗海相距华里五里,铁轨土道左坡下平地,有树立木柱一根,高约六尺,向西一面以红油书俄文,译系拜喀尔省铁路交界等字样。土道之上,铁路之右,另树木杆一根,高丈,上钉双头铁鸟。”

又写道:“兹若于博罗托罗海与西北相距华里32里之察罕乌鲁(也称察罕敖拉)划一直线,该铁路左坡书字之木柱及铁道上钉双头鸟之木杆均以此线相合。俄人之设此,盖即隐示以国界所在之地。”木柱和双头铁鸟这两个标志虽为俄国所设,但可以看作是两国间之最初的共同的国门。因此,人们将其称之“第一代国门”。

  《东三省政略》中又说:“俄人所立之木标……南去40里,中国界内之满洲里站。站北十余里,有东西边壕一道,甚长,即旧地图所注之金源边堡。”

可见,当时的国门距满洲里还相当远,尚在金源边堡外20余里。清末由于边庭空虚,加之年的“蒙旗独立”,沙俄屡屡向南蚕食中国满洲领土,通过一次次的较量,北满归为沙俄势力范围,而南满则是日本人的天下。时至民国初期,马赤也夫斯克附近的“第一代国门”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第二代国门中苏门。

  民国出版的许同莘著《改正中东铁路站名议》一文中这样写道:“称18里小站,则以俄里计算,此为华界尽处,站有牌坊一榜,曰:‘国门’。”18里小站是中国方面的称谓,今名外贝加尔斯克,俄国人曾名之为86号小站。

年2月,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部向该站派驻了警察所,稽查出入我国国境人员。当时,中苏两国界限实际上已经从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于此。

为澄清史实,许同莘的《改正中东铁路站名议》又称:“中外人士每以满洲里为中俄交界。若此,外35里不复属之中国者,实为大误。”为进一步弄清这个国门的情况,地方文史专家曾采访民国时期经常往返于苏联的商人。

整理资料如下:“该国门建于年,位于后贝加尔车站对面、苏方边防总站院内,距离现边界线约米,为木制拱形结构,面对中国方向以汉文书之“中苏门”,苏联方向书写的是俄文。”许同莘所说的国门就是“中苏门”。

年,中苏门被苏联方面拆除。

  第二代国门中苏门见证了中国红色革命许多特殊而光荣的历史瞬间。年至年,满洲里曾是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联系的国际交通线,李、陈、瞿、刘、周、张(自己看姓氏脑补出后面的名字吧,不难)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都是在这里经秘密交通线人员安排由口岸出境,并带回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火种。

年、年,宋大小姐两次由莫斯科经满洲里回到国内从事革命活动。

年4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许多代表从内地陆续到达满洲里后,由专人护送到边境过卡,再由后贝加尔斯克(当时叫奥特堡尔)乘车到莫斯科。这一次去的代表有瞿、周、张、李、邓颖超、蔡畅等20多人。对于成长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秘密交通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当沙俄修筑的旨在吸取中国资源财富的中东铁路轰隆隆地运走大量物资时,客观上也在帮助中国运送了救国救民的精神财富。

  如今,在国门的不远处有一座新建的漂亮的欧式小楼,楼内是复原出的莫斯科“六大”场景,文件物品一应俱全,那些从满洲里走出去的著名人物蜡像更为传神。

对于那段历史,斯大林是亲历者,也曾经见过那些人,他把对几位先驱的印象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周赫煊做一下记录。

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独家的,让这位以历史学闻名的大学者屁颠屁颠的跟在后头仔细听,生怕漏过一个字。

但从这个中苏门到苏联的人,斯大林重点说的是一个人。

年12月,新中国成立伊始,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封锁,争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主席对苏联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出访,途经满洲里。

主席曾经说“满洲里是祖国边境的重要城市,是中苏贸易的重要口岸,对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这也是主席一生中的唯一一次出国。

但笔者非常怕被封,所以斯大林的话就不说了。

而后面的国门,就和斯大林没有任何关系了。

然后就是周赫煊给斯大林讲解后面几代国门的事情。

  第三代国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年,中苏两国在金源边堡东南方中方一侧横跨铁路共建“门”字型栈桥,正上方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两侧各有一架铁梯,爬到上面可以俯视进出车辆,当地人士称该“栈桥”为第三代国门。

  一如那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响亮标语,新中国成立和抗美援朝战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破坏和经济封锁,面对“一边倒”的国际政治风云,中国加强了同苏联及东欧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使满洲里口岸的客货运输急剧增长。

年进出货运量达到了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全力做好援朝军用物资的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朝鲜政府还为此专门授予满洲里市政府勋章一枚。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中苏两国严重对峙,满洲里口岸一度沉寂,整个七十年代平均进出口货物量低于50万吨,从未中断的仅为北京-莫斯科的国际列车。

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苏(俄)国家关系全面恢复和发展,满洲里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第四代国门于年6月15日开始兴建,总投资85万元,建筑面积.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用多块0.5平方米大小的青灰色花岗石板镶嵌而成,庄严而雄伟。年6月25日竣工。国门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深红大字,中间悬挂的国徽直径达1.8米。崭新的国门,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哨。

  满洲里口岸于年3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除铁路运输外,根据《关于中俄边境口岸协定》,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口岸又建成了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

当时,俄方投入0万美元建设了12条通道,为俄对中国最大公路口岸,满洲里口岸进出口货物量从此开始了“井喷”:年至年年均万吨以上,年.9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年万吨。

年10月,第四代国门被拆除。

  第五代国门于年2月开工建设,当年的6月18日落成投入使用。国门长米,宽46.6米,高43.7米,总建筑面积.51平方米,比第四代国门大出3倍,并有2条宽轨和1条准轨从国门下穿过与俄罗斯铁路接轨,同时充分考虑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预留了多条复线位置。第五代国门也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

“欧亚大路桥”,“亚洲之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边疆名镇,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俄蒙三国选美等等,这些称呼与符号唯有满洲里一一拥有。随着岁月的沧桑巨变,满洲里一些曾经的风景被更为漂亮的景象所代替,其中就包括许多游人留过影的国门。

而这一个个欢腾热闹的另一面,是许许多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无名身影,守护中国最大国门的满洲里边防检查站,就是其中的代表。

  满洲里边防检查站成立于年,经历了20次的称谓、隶属关系和体制的变迁,现在承担满洲里口岸公路、铁路、航空3种通关方式、6个检查现场的边防检查任务。

“听说满洲里还有一座苏联红军烈士公园?”

离满洲里越来越近,斯大林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是的,在反法西斯战争尾声,民国三十四年(年)八月九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满洲里。为了纪念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苏联红军,同年11月修建了纪念塔和烈士公墓,并将原满洲里市公园改名为红军烈士公园。”

周赫煊恭敬的说道,期待的看着斯大林,又补充一句。

“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有一些苏联红军的纪念碑,它们也都被保护得很好。”

可是斯大林只是默默的抽着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很久,才淡淡的说了一句。

“谢谢你们。”

附上中国境内苏联红军墓地纪念碑的部分列表,可能有疏漏和变更。

1、苏军烈士纪念碑,哈尔滨市博物馆广场西侧

2、苏联红军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已毁)

3、苏军烈士墓(皇山公墓)

4、抚远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

5、黑河市王肃公园内的苏联红军烈士塔

6、爱辉区西岗子镇无名英雄烈士纪念碑

7、孙吴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8、苏军女坦克手纪念碑吴家堡石砬子

9、逊克县奇克镇苏联红军墓地

10、克山县“苏军烈士碑”克山县烈士陵园

11、汤原县烈士陵园

12、东安市苏联红军纪念碑东转盘(原县委门前)现密山镇

13、勃利西大桥苏联红军烈士墓,勃利县城西侧山上的烈士陵园

14、佳木斯的西林公园苏军烈士纪念塔

15、牡丹江南湖公园苏军烈士纪念碑

16、牡丹江市铁岭河苏联红军坦克塔。铁岭河部队院内

17、牡丹江北山公园苏联红军纪念碑

18、绥芬河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在绥芬河长途汽车站

19、汪清苏联红军解放塔县烈士陵园附近

20、汪清罗子沟镇太平岭苏联红军解放塔

21、汪清(敦化市)大蒲柴河镇苏军烈士纪念碑(记录有误)

22、方正县苏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方正县方正镇与庆丰村娄家屯连接的三叉路口处

23、图们苏军烈士纪念塔,在图们市友谊街建立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

24、苏军烈士纪念塔,位于长春市中心的人民广场中央

25、安达苏军纪念碑,安达火车站广场上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26、虎头苏联红军纪念碑

27、赤峰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28、索伦苏联红军纪念塔,兴安盟索伦镇

29、乌兰浩特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

30、额尔古纳市苏联红军烈士墓

31、承德苏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南部的一个山坡上

32、苏军烈士墓,重庆市鹅岭公园内有一座苏军烈士墓

33、万县库里申科烈士陵园在西山公园

34、武汉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迁到解放公园立碑安葬,即是现在的苏军烈士墓

35、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36、桂林苏军空军烈士墓,葬于西山

虎丘讲古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wh/5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