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生态之窗
打造美丽中国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党中央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最新定位和要求,意味着国家公园将会逐步取代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深化认识国家公园这一“舶来”理念的起源与演变,将有助于保证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沿着正确轨道运行。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年9月26日,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正式亮相。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保留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精华部分,使之成为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但是,由于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的情况下建立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设计,存在着数量多、不科学、功能区划不合理,管理机构有纠纷等问题,难以实施真正的严格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国家公园体系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建设计划一直被搁浅。
年,云南省林业部门为有效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始探索建设国家公园;年云南省政府决定依托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年云南省第1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年7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省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同年10月国家环保部和旅游局共同批准了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地区为国家公园试点地区。
然而,这些试点都是探索性的,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
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年
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陆续批准成立多个国家公园建设试点;
年
13个中央、部、委、局办签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了云南、北京、青海、四川、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福建、吉林、浙江、黑龙江12个省份9个体制试点;
年7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会议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在总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对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给出进一步指导,要求到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到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
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发展现状
近些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我国借鉴国际有益做法,努力完善国家公园法律法规,国务院办公厅于年9月制定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区别于以严格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不同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新型保护地模式,其建设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的新出路,有效实现了保护和发展的共赢。例如,自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该公园累积接待游客数以及旅游总收入呈上升趋势,年游客数达到.45万人次,是年的84倍。
同时,国家公园在建设过程中也探索出了一批体制试点的管理制度。例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特许经营、预算管理、项目投资、社会捐赠、志愿者管理、访客管理、国际合作交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等十个管理办法。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拟定了涉及综合管理、机关运行和业务管理三大类共55项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细化了管理要求,使机构运行有章可循。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够为国家层面国家公园管理的制度安排提供借鉴。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前,云南省自行制定的关于国家公园基本条件、建设规范、巡护技术规程、管理评估规范、标志系统设置指南等九项技术标准以及关于申报指南、管理评估指南、巡护办法、生物多样性监测办法四项管理政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另外,因地制宜制定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方式也是我国国家公园的一大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对自然资源资产实行统一管理,针对大部分试点区存在集体土地面积比例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不同试点区探索采用征收、置换、租赁、补偿、签订地役权等方式实现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为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积累了经验。例如,钱江源试点区以高于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价格将区域范围内部分林地租赁过来;湖南南山试点区选择2.1万亩林地开展地役权协议试点,在不改变林地权属情况下,政府通过与所有者签订协议,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强度进行限制,并进行合理补偿;福建武夷山试点通过购买、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对九曲溪流域人工商品林进行了收储管理等。
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于周边社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反哺作用也是显著的。例如,普达措国家公园制定了《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反哺社区实施方案》,对国家公园涉及的2个乡镇、3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户进行了补偿,年总补偿社区资金达多万元。在生态保护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自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公园内的自然生态系统长期保持了其完整性和原真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也在逐年提高。
最后,国家公园的建设更是在生态文化的传播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例如,通过东北虎豹、大熊猫等国家公园的建立,使得人们对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或珍稀濒危动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长城国家公园,在保护人文资源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此外,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的实施在加强科研合作、环境教育的开展、社区关系的稳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十大国家公园
普达措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云南省
界定范围: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属都湖景区
占地面积:.1km2
核心特点: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普达措国家公园不仅拥有奇特的地质地貌、湖泊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公园内还有壮阔的高山牧场、百花盛开的湿地、飞禽走兽时常出没的原始森林,使这里成为香格里拉最美的自然天堂。
大熊猫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
界定范围:邛崃山系、岷山山系等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km2
核心特点: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覆盖现有的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涉及大熊猫及区内多种野生动植物。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吉林省、黑龙江省
界定范围:吉林、黑龙江2个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市林业局青龙台林场,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
占地面积:km2,其中,吉林省片区占71%,黑龙江片区占29%。
核心特点:野生东北虎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目前仅存不到只。东北豹属金钱豹东北亚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其野生数量只有50只左右,大部分生活在中俄边境地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划定的园区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和北半球温带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神农架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湖北省
界定范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占地面积:km2
核心特点:神农架国家公园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神农架国家公园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6种,金丝猴、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
钱江源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浙江省
界定范围: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连接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
占地面积:km2
核心特点: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钱塘江的发源地,拥有大片原始森林,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的主要栖息地。黛色参天,百里青山负郭;波光入户,一江碧水穿城。
南山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湖南省
界定范围: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占地面积:.94km2
核心特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为对严格保护区实行最严生态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对生态环境进行自然和人工修复,至年4月27日,公园内十万古田、金童山、十里平坦3处严格保护区实行封禁管理。这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生物物种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还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
武夷山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福建省
界定范围: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
占地面积:.59km2
核心特点:武夷山国家公园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长城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北京市
界定范围: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边界为基础
占地面积:59.91km2
核心特点:长城国家公园整合了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八达岭-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和部分八达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国家公园在保护人文资源的同时带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建设,通过整合长城周边各类保护地形成统一完整的生态系统
祁连山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甘肃省
界定范围: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及周边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km2
核心特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世界高寒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还是雪豹、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分布区。
三江源国家公园
隶属省份:青海省
界定范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保护分区。
占地面积:km2
核心特点: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北部,三江源地区被雄伟的山脉环抱。巍巍昆仑脚下,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孕育而生。三江源这块中国大陆生态最为敏感的“皮肤”,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天堂。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目前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下一期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三江源国家公园。
往期精选
国家公园系列之一丨旅游发展新标杆——国家公园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公园系列之二丨国家公园的鼻祖——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系列之三丨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剖析
国家公园系列之四丨不止有汤——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
国家公园系列之五丨现实中的魔戒世界——奥兰卡国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