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关工委“五老”好人团队以教育后代为已任,发挥余热、无私奉献,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全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红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了时代航标。
(一)东满特委所在地举行贺敬之题词碑揭幕仪式
9月18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东满特委所在地遗址举行著名诗人、原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题词碑揭幕仪式。县关工委通过不懈努力,1月末,贺敬之为革命老区汪清题词:“汪清抗日烽火,燎原东满大地”。省委常委、副省长、州委书记庄严和省关工委主任聂文权为题词碑揭幕。省州有关部门领导、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和党政军机关干部余人参加揭幕仪式。
(二)举行“抗日名将朴吉松”专题片及新书首发式
10月25日,由省作协会员、汪清籍作家田长友与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合著的《抗日名将朴吉松》新书,以及由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关工委、民政局和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同名专题片首次发布。田长友,朴吉松烈士的外甥、珲春市物价局副局长吴仲浩以及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张显锋、县党政有关部门领导、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了首发式。
(三)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新增两处传统教育基地8月23日,由县关工委筹资在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大梨树沟复建了“中共东满特委磨房”和“中共东满特委伙房”,教育基地又增添了两处。
(四)三尊抗战烈士半身雕塑亮相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8月9日,县关工委多处筹集资金在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遗址竖立了三尊抗战烈士半身雕塑。三尊雕塑分别是在抗日游击大队密营遗址竖立的全国著名抗战烈士、抗联第三路军第12支队支队长朴吉松,在县游击大队指挥部遗址竖立的汪清县抗日游击大队首任大队长梁成龙,在中共东满特委兵工厂遗址竖立的首任厂长朴斗京。
(五)省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圆满揭牌
6月28日,由县关工委策划设计和负责施工的省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牌匾揭牌仪式在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遗址举行。省关工委主任孙耀庭、副主任兼秘书长王葆光、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海、副州长千海兰、延边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乔建军、州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时延有、副主任张正善,县委书记苏景华、县长廉京燮等省州县领导出席揭牌仪式。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县人武部、驻汪武警、消防官兵以及县直党政机关干部多名参加了揭牌仪式。
(六)第43场“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延边
7月21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第43场“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延边电视台演播大厅。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以《留住丰碑后的故事:传递红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为题演讲50分钟。光明网、光明网新浪微博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现场直播。全国万网友收看了演讲实况,36.4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伟,州委常委、宣传部长金基德,县委常委、时任宣传部长卢立国等省州县有关领导和延吉市各界群众代表多名参加了讲坛活动。
(七)3+N长效机制有序推进
年初,经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和县关工委沟通制定了以三个单位带多个单位开展各项活动的3+N长效机制。4月4日,利用长效机制首次开展了“三教”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在汪清一小组建了全县首批“三教”青少年宣讲团,开展了童长荣英雄中队传递仪式、小汪清惨案83周年纪念座谈会、重大节日缅怀先烈以及全国红军草鞋传递——汪清站活动等大型活动七次,参与活动的中小学师生和群众余名。
(八)汪清英烈网成功改版升级
汪清英烈网始建于年4月,是县关工委开发和维护的公益网站。因老版网站内容更新缓慢,栏目共享内容较多,远远不能满足于网民的浏览现状。因此,在延边州军分区、县人武部和县委宣传部的鼎力支持下,网站于年元月改版升级,于6月28日全新开通上线。重新分设了“新闻动态、政策法规、红色资源、老兵风采、情系国防、红色影音、缅怀先烈”七大版块二十三个子栏,完善了“遗址在线定位、寻访一键拨号、网上英烈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