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上当汪清一消费者网购退单被诈骗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http://m.39.net/pf/a_4781481.html

5月17日,记者从我州公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网购诈骗或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案件依然多发。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信息保密习惯,注意网络安全,避免上当受骗。

  今年3月24日,汪清县公安局接到居民姚某报警称:自己被人通过冒充快递客服,以淘宝购物的快递货品退单为由诈骗1.5万元。随后,汪清县辖区又陆续发生数起类似案件,涉案金额达10多万元。接警后,公安干警先后辗转福建、广东、上海等地,历经30天的艰苦奋战,最终在上海将犯罪嫌疑人蔡某及其上线林某抓获。州反电信诈骗中心主任、州公安局刑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李宝坤:

近期发生的诈骗比较多的是网购诈骗,对方通过网购退税退费,快递破损为由进行诈骗。百姓很难区分,有的确实购物了,在网上交易的,有的对货物信息、物流信息不太清楚,这样很容易受到犯罪嫌疑人的诱导被诈骗。广大市民一定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信息,不要透露公民的个人信息,做到这两点就不会被诈骗。

李宝坤

  李宝坤介绍说,除了利用网购进行诈骗外,不法分子还冒充公检法机关进行诈骗。这类诈骗主要以个人电话、宽带欠费涉及到洗黑钱、涉及到相关案件,账户资金被冻结为由,让被害人出示合法的资金证明,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上。广大市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李宝坤:

这种提及到公用账户、安全账户啊,都是假的,公安机关不会设立这样的账户,提醒广大市民一定不要相信对方的来电;另一方面,凡是犯罪分子要求我们通话到银行进行转款,或者把钱存到指定账户进行转款的,一定不要相信,而且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资产。

李宝坤

李宝坤介绍说,除这两种诈骗案件外,电信诈骗还多表现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诈骗、虚构购车购房退税诈骗、利用虚假网站诈骗、利用虚假贷款信息诈骗、假冒积分兑换诈骗、盗用网号诈骗、虚构彩票预测诈骗、假冒办理补助金诈骗、冒充航空、铁路客服退票改签诈骗、冒充亲友救急诈骗、冒充单位领导诈骗、冒充军人、武警采购诈骗等多种形式。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遇事要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个人信息保密习惯。

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一谈到中奖的一律挂掉;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6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