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番茄高产管理及注意事项

目前,正值越冬日光温室番茄定植时期,为了让广大种植户在越冬茬番茄栽培管理中实现丰产、丰收,小编现将该时期番茄的重点管理技术进行整理,希望广大种植户在生产管理中得到提升,增加收益。

1

品种选择

越冬茬番茄一般选用耐寒、抗病性强、耐弱光、品质好、能丰产的大果型品种,如粉得力、伊亚、安纳西等番茄品种。

2

土壤消毒

越冬茬番茄栽培要做好棚室清理、消毒、杀虫的工作。

定植前可采用高温闷棚进行棚室消毒,也可采用福尔马林及波尔多液进行喷洒消毒,还可采用硫磺粉、百菌清以及杀白粉虱的烟雾剂熏蒸消毒等,具体做法详见历史文章(越夏高温巧闷棚,番茄丰产好轻松)。

3

施足底肥

底肥以生物有机肥、菌肥及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每亩施入kg或农家肥10方以上,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地温;此外,底肥中还应施入适量速效化肥,使幼苗能及时吸收到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选用平衡型的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和过磷酸钙20公斤,在定植前10-15天将底肥施入土壤内。施肥时,首先将占总数2/3的有机肥撒施在地表,用旋耕机旋耕两遍使其均匀,然后将剩余的1/3有机肥和复合肥以沟施的形式施入定植畦垄下部。

4

定植

采取大小行起垄定植,即大行距80—cm,小行距40—60cm,垄高一般10-15cm,每亩定植—株为宜,定植时要让番茄苗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栽苗深度以子叶露出地表1cm为宜,此期浇水要一次性浇透,有利于缓苗。

5

田间管理

01

缓苗后至生长期

定植后7天左右,一般不浇水、追肥。目的是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后浇小水,土壤见湿见干时进行中耕划除,促使根系下扎,培育壮苗;15天后及时覆盖地膜。

02

开花期

开花结果初期,极易产生低温高湿度危害,尤其是造成花柄、果柄的离层产生,导致落花落果。管理重点是防止低温高湿的危害,有效增温、保温和提高开花座果率。此期,室内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8-30℃,夜间保持在13-15℃。

03

坐果期

此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在一年中是最弱的,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慢,在水分供应方面不仅要求及时、适量,而且对管理技术要求很高。每7-10天浇一次肥水,晴天上午9:00-10:00点进行。浇水施肥应掌握小水轻浇,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同时配合功能肥,改土养根,提高产量。

采用变温管理方式。具体做法详见历史文章(越冬早春温室变温管理模式,为您的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6

肥水管理

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相对缓慢,营养吸收较多而且吸收较慢,追肥以根部追施为主,一般每亩5kg大量元素水溶肥+10kg功能肥进行辅助叶面补充,此阶段还要根据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叶面喷施硼肥、钙肥等。

7

整枝与疏花疏果

采用单杆整枝技术,即只留主干,其它侧枝全部抹去。

当第一穗果长成正常大小并开始变白时,打掉第一穗果下面的老叶,但不要一次性打叶过多,一般每次2~4片叶为宜。

调整好根冠比,以利通风,防止根部湿度过大诱发茎基腐病和叶霉病等的发生。

疏花疏果是保证优质高产的必要技术措施。低温季节摘心有利于光照和转色;掰去老叶能够促进果实着色;适量摘除霸王花,畸形花等发育不良的花和果实可以避免消耗过多养分,保证果实个头大小均匀,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8

病害防治

越冬茬番茄易发生的病害有根腐病,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等。

根腐病发病条件高温、高湿

重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

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传播途径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传播,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剂~倍液浇灌苗床,或在移栽前用银法利水剂~倍液蘸根,也可于移栽后用宝路+噻虫嗪+益施帮灌根。2.晚疫病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

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5℃。

发病途径大棚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方法控制温度,勤放风。调控湿度,晴天中午高温进行放风,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mL/hm2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3.灰霉病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

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湿度是发

病的关键。

发病途径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控制温度,勤放风;调控湿度,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30min排雾;西红柿蘸花时加0.3%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预防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喷洒施佳乐40%悬浮剂~倍液,或扑海因倍液。4.病毒病名称发病症状

花叶

病毒病

叶片皱缩、黄绿相间(顶部叶与激素中毒相似)

厥叶

病毒病

叶片细长、叶脉变形、线状

卷叶

病毒病

叶片扭曲、向内弯曲(区别于生理性全株卷叶)条斑型病毒病果实表面出现青皮,逐渐形成铁锈色,不着红,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顶部叶与激素中毒相似)高温干旱、养分不足、土壤板结等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病毒病防治方法用吡虫啉或啶虫咪等药剂防治蚜虫或者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便切断昆虫传播的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也可在感染病毒病后,喷施植病灵倍液或于发病初期喷洒病毒清,以减轻毒害的危害程度。5.叶霉病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

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病菌繁殖迅速,病情发

生严重。

发病途径种植过密、多年重茬、放风不及时、大水漫灌、湿度过大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防治方法控制浇小水,勤浇,勤放风,控制大棚湿度,多施有机肥、生物肥,特别冬季少施化学肥料。发病初期选用好力克43%悬浮剂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倍液均匀喷雾。

9

注意事项

01

避免苗期低温

番茄从第二片真叶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2-7片真叶时分化第1-3穗花,8-11片真叶时分化4-6穗花,12片真叶以后分化第七层以上花穗。

若花芽分化期夜温长期低于12℃,容易分化出多心室的畸形花,以后形成的果实果脐大、果型扁,甚至出现漏籽果或幼果顶裂现象。偏施氮肥,也易出现这些生理性病害。因此,应注意苗期特别是2片真叶以后的夜温管理,不能长时间低于12℃。

02

控制畸形化数量

去除畸形花,在开花时很容易识别,一般表现为花蕾豆形,偏大、花瓣多、花柱粗、子房扁等。发现后,应急时去掉,避免和正常花争夺养分而降低坐果率。生产中有的农户不舍得去掉,即便是按正常点花浓度处理后,也会出现果实开裂,漏籽、大果脐等次品果,没有任何商品价值。

03

注意蘸花药的浓度

点花药浓度使用不当就会形成裂果、漏籽、大果脐及扁形果等。因此,棚内点花时应注意温度的高、低;温度高时浓度低些,温度低时,浓度适当高些,总之,就是要结合棚内温度和开花的程度,来灵活掌握蘸花所需要的浓度就行了。

选对品牌很重要

选对好的合作伙伴更重要

宁夏益嘉缘总经理竭诚为您服务

焦军锋:

18780581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6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