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良本抗战英雄的传奇人生

●峥嵘岁月●

武良本是一位传奇式的抗战英雄。他是旧军人出身,在张作霖的队伍服役过五年,后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军二十三年半。他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大半生,曾七次受伤,多次死里逃生。抗日时期,他打死的日本鬼子足有上百人之多。他还独闯匪穴,缴械土匪武装。他的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难以忘却的记忆。

一、苦难童年倔强不屈

武良本,原名武连本,曾用名武连文。年出生在山东西部黄河边上的寿张县(今河南省台前县)阎武斗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武良本兄弟五个,一个妹妹。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七、八岁时开始给地主放猪,勉强糊口。

13岁时,因生活所迫的武良本跟随大伯,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吉林省磐石县一个村庄,大伯给人家扛长工,武良本年纪小,别的活干不了,只好给人家放猪。渐渐长大后,也去给人家扛长工。武良本和大伯长年给人家扛活,相依为命。

年,武良本23岁了,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年扛活下来,也能挣到一点钱了。有一年冬天,长工们冬闲,喝点小酒,打点小牌,取乐消磨时间。有一天,东家来到长工们的住屋,搬来了一台留声机,放唱片让大家听。但出人意料的是,东家在给长工算账的时候,却让长工们交听曲儿的钱。武良本一听,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于是和东家争论了起来。

东家依仗他财大气粗,指着武良本的鼻子说:“咋的啦,你一个扛活的穷鬼还想翻天吗?”。武良本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东家被武良本驳的无话可说,动起手来,两个人打到了外屋门口。倔强的武良本顺手操起立在门口的一把铁锹,愤怒地朝东家砍去。他不知道东家是死是活,急忙逃离了财主家,跑到磐石县某一小山村藏匿起来。

不久,张作霖的东北军招兵,于是,武良本就报名当了东北军的一名小兵。

二、三个月后,有一天,他领了几个弟兄,赶着爬犁,来到当时打长工的那个财主家。财主一看,下了个半死,眼前这个气势威武、荷枪实弹的军爷,不正是那个拿铁锹砍自己的武良本吗?财主不仅贪财,更怕死。武良本的一个随从指着那个财主厉声喝到:

“我们哥几个到你家干什么还用说吗?”

财主一听,立刻笑脸相迎地说:

“明白,军爷稍等。”

说罢遛进屋,把欠武良本的工钱拿了出来。

年至年,武良本在张作霖的部队从军五年,熬到班长职务。

一身戎装的武良本夫妇

二、艰苦卓绝英勇斗争

年“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侵略者,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是东北的各阶层人士,工人、农民、军人纷纷起来反抗,组成抗日武装。一时间,全东北涌现出了救国军、义勇军、大刀会、红枪会等多支抗日队伍。

在抗日武装力量的影响下,武良本深明大义,决定弃暗投明,参加抗日。武良本在他的部队中,拉出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参加了王德林司令的救国军,被委任为救国军营长,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斗争生涯。

后来,武良本又参加了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抗日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武良本所在的部队,转战在蒙江、磐石、和龙、安图、珲春、汪清一带的深山老林之中,同其他抗日队伍并肩作战,经历了多次战斗,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寇。

为了断绝抗联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日寇采取了归大屯、实行“集团部落”、在山里制造无人区等手段,强化其殖民统治,围剿抗日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抗联队伍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抗日队伍的发展受到限制,抗日情报的来源、抗联的生活补给也都受到了封锁,最困难的是,粮食供给没有保证,有时数月没有粮食吃,只好挖野菜、抠树根、摘树叶充饥。

有一次,抗联战士吃野菜中了毒,不少人呕吐不停。虽然武良本没有呕吐,可是过了几天他浑身浮肿,昏睡了好几天才苏醒过来。严酷的冬天寒风刺骨,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转战深山老林。由于在艰苦的环境下常年与日寇周旋,战士们严重缺乏营养,加之受伤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多战士体质下降。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阻挡住他们抗日到底的决心。

年2月20日,已升为连长的武良本率领抗联六师八团一连,参加了攻打十三道沟桃泉里战斗后,为了避开敌人的主力,他随队转战鲤明水。2月25日,部队到达大湖东高丽堡子宿营。六师来到这里后,与在这里活动的二师汇合,制定了联合作战计划。根据掌握的情况,指挥部针对八道沟方向来敌,作了战斗部署。

26日凌晨,二、六师于鲤明水与双岔头河畔开阔地构筑了工事。指挥部为了迷惑敌人,还派一个班从一面水部落开始,在雪窝中趟出一条人行道,直奔我军战场,以此作诱饵引诱敌人上钩。

敌人两个连余人的兵力,从新房子出发,沿八道沟河纵深处,几乎走了一整天,下午五点才到一面水部落,当敌人发现雪踪人行道,以为红军大部队刚从这里路过,于是气势汹汹追来。我军把先头敌人放过之后,指挥部立即发出攻击信号,二、六师的机枪象开了锅,对着敌人猛烈开火。这里,二师已插到敌人后侧,与武良本所在的六师形成对敌包围圈,战士们乘机展开政治攻势,对敌喊话:

“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共同抗日!”

“打倒日本鬼子,不当汉奸、亡国奴!”……

顷刻间,冲锋号响彻山谷,二、六师战士如同下山猛虎冲向敌群,除逃跑几十名外,其余敌人全部缴戒投了降。战斗中,武良本表现突出,冲锋在前,英勇杀敌。

  鲤明水伏击战,击毙伪军多名,俘虏50余名,缴获机枪3挺,步枪余支,手枪30余支,子弹数万发。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革命的队伍里,武良本的觉悟不断提高,已经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年,武良本由周保中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他还积极学习文化,自身素质也有了极大提高。

三、团结大众共同抗日

年初,是抗联极端艰苦的时期,在生存环境及其险恶、后勤补给为零的情况下,东北抗联主力部队只剩多人,被迫转入苏联远东伯力地区整训。8月1日,抗联AB营正式改编为抗联教导旅,武良本等人被编入第一路军。

自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占复兴地区以来,尤其是“兴宁”铁路修建后,日军加快了对该地区的侵占和统治。在长达13年的统治期间,该地区日军驻防点多达七处(北荒岭、火烧铺、金仓、风哨、浪溪、道芬、杜荒子),此外,还在兴华村南沟里建立了“金川部”。在驻防日军中,有陆军兵营、日军开拓团、日军宪兵队、日军员警署、守备队、铁路警察和森林特调队等,布防兵力多达千余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力量。

东北教导旅在苏联休整期间,经常派出小分队回国搜集日军情报。武良本是被派回来的抗联情报人员之一,他在抗联地下党李宗存(公开身份是日军劳工林木采伐大把头)的掩护下,以劳工队长身份,在这一地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抗联组织,收集日军军事情报。

有一次,经武良本牵线,周保中遇见了当时活动在复兴一带的地方抗联队伍的刘华省。刘华省七岁时跟随父母从山东逃荒到东北,他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里为非作歹、掠夺资源的罪行。具有爱国之心报国之情的山东汉子,自立山头,抗日救国,并自封“刘营长”。虽然他的兵力不足,装备落后,但他熟悉周围地形,常年在山沟里神出鬼没地和小鬼子周旋,复兴和罗子沟一带是他经常活动的地方。

通过接触后,周保中和武良本感到,刘营长这支队伍是不可忽视的抗日力量,于是,与其商量连手攻打罗子沟新屯子日军据点一事,他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制定了行动计划。这一仗虽然没拔下日军据点,但是通过这次合作,发挥了这支武装力量后来的抗日作用。

十四岁的赵福泰自幼父母双亡,随祖父到九三沟金川部日本人开设的采伐基地,给日本人当劳工。赵福泰是赶爬犁的,因为年龄较小,干这种活儿没经验,有一次赶爬犁被压在了马爬犁下面,险些丧命,他爷爷得知后,说什么也不让他干了,叫他好好养伤。

武良本知道后,就对赵福泰的爷爷说:“你孙子这么小,不能再干这种活儿了,过段时间你让他跟我去跑崴子(倒腾山货的意思,崴子:指苏联的海参崴)吧”。爷爷看武良本这个人值得信赖,就同意了,他嘱咐武良本说:“你千万别把他给弄丢了”。

爷爷后来才知道,这个武队长是抗联地下党,他以劳工的身份做掩护,从事着抗日活动。

姜洪洙是金仓村的,武良本他们俩曾在黑龙江省东宁一带打过日本鬼子,后来因敌强我弱,抗联被打散了,从此他们也失去了联系。姜洪洙回了山东,武良本也去了苏联。武良本回国后,这时姜洪洙也带着全家从山东迁至四道沟居住。得知姜洪洙的下落后,武良本来到他家,动员姜洪洙重新回抗联,继续抗日。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姜洪洙已经力不从心了。面对曾经一起出生入死朋友的请求,姜洪洙便推荐其五弟姜洪礼参加了抗联,同武良本一起抗日。

在山里,武良本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争取群众,广泛结交朋友,增强他们对抗联的好感,让他们提供吃的用的,帮助抗联。

四,英勇无畏,果断除奸

年2月的一天,武良本带着赵福泰执行侦察任务,他们潜回金仓村,找抗联人员刘化南接头。当天晚上,他们来到刘家,家里人说刘化南出去了。

原来,刘化南身份已暴露,被日本人逮捕后,充当了日本宪兵队的特务。刘化南并不是有事出去了,而是正被关押着,日本宪兵队怀疑他暗中又与抗联有来往,所以提出了以家人提供抗联活动情报,作为释放刘化南的条件。看到送上门来的武良本、赵福泰二人,刘化南的弟弟刘宗臣谎称去找刘化南,急忙出了门。

到了掌灯的时候,武良本和赵福泰仍坐在炕沿边等候着,就在武良本考虑怎样应对意外情况时,猛然间听到院里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武良本警觉地握住兜里的枪,这时,日本宪兵队的人已经闯进了屋里,为首的是宪兵队长和宪兵队苗翻译,两只手枪同时顶在武良本的身上。

苗翻译厉声问道:“你们到这儿干什么来了?”

武良本沉着冷静地回答:“我们是李宗存的工人。”

话音未落,武良本眼疾手快左手猛的一下推开宪兵队长的枪,同时右手拔出衣襟下的手枪,子弹应声射入宪兵队长的腹部,第二枪射向苗翻译,苗翻译当场倒在地上。几乎是同一时间,武良本也被苗翻译一枪打到左胸胛骨下的地方。趁着枪声大乱,武良本和赵福泰边打边撤,在撤退的过程中两人也被打散了,两人不知对方是死是活。

冲出村后,奔出二里多地,武良本的伤口流血不止,体力渐渐不支,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心里掂记着他的战友赵福泰的安危,他悄声四处寻找,但因流血过多昏倒在了路边。

此时的赵福泰也在四处寻找武良本。当天渐渐放亮时,赵福泰终于找到了武良本。在混战中,赵福泰也挨了两枪,一枪打在胸部左侧,另一枪打在嘴唇下边。两人见面后,看到彼此都还活着,真是喜出望外。为了尽快躲避日军宪兵队的搜捕,两人简单地互相包扎了伤口后,赵福泰搀扶着武良本,跌跌撞撞地朝着国境线方向走去。

伤势严重的苗翻译,不久在长春接肠子时死了。

武良本和战友赵福泰击毙日本宪兵队长及苗翻译的故事,给处在日寇统治下的人民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人们暗中相告,打破了日伪宣传的抗联已被消灭的骗人鬼话。

五、不幸入狱,死里逃生

在抗联最困难的时期,武良本所在的小部队经常被困在山里,到了最艰苦的地步。有一次,武良本与大家商量后,决定带个战士下山弄点粮食。下山后他了解到,当地有个山东老乡在附近山林队当警察,他放松了戒备,感到老乡能给他面子,于是便下山找到了这位老乡。武良本对他说:“我们被打散了,队伍在山里没吃没喝呆不下去了,下山只想当一个老百姓。”可是这个老乡没有相信武良本的话,还是把他交给了日本宪兵队。

在宪兵队,武良本受到了严刑拷打,但他只承认自己是一个被打散的队员,队伍没有了,在山里实在熬不下去了,并不知道上级、下级和部队的情况。鬼子看再拷问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把他关了起来。

在监狱里,武良本被关了二个多月,关在一起的有好几十人。快过年的一天下午,来了几个鬼子拿着酒,说是给所有的“犯人”喝。大家一看,心里就都明白了,鬼子这是要下毒手。在凶残的鬼子面前,大家只是无奈,有的使劲喝,一醉方休,反正就那么回事了,也有的哭叫不停,不知所措。

这时的武良本非常清醒,他劝说大家“不要喝了,大家要清醒一点,就是死,我们也不要稀里胡涂地做醉鬼,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要做一个明白鬼,记住这笔仇恨,到阴曹地府也要找鬼子算账”。

武良本一口酒也没有喝。天快黑时,来了将近二十个荷枪实弹的鬼子,把关押他们的房子团团围住,里面的“犯人”被一个个提出来,出来一个背手绑一个,一根绳绑两个人。武良本被叫出来时,前面已绑了二十多人。绑他时,他故意紧握双拳,把胳膊的肌肉绷的紧紧的。

天开始慢慢黑下来,几十个人在鬼子的押解下,向前方的河边走去。武良本一边走,一边双手用力挣,终于挣脱了绳索,但他没有把手从绳套中拿出来,而是继续跟着人群往前走。当来到河边时,看见河上的冰面已刨好了几个冰窟窿。不一会儿,敌人的血腥屠杀开始了,打死一个,往冰窟窿里塞一个。当武良本前面还有三五个人的时候,他趁鬼子不备,突然用绳子和拳头狠狠地朝旁边的鬼子脸上打去,转身便跑,这时,身后的枪声激烈地响了起来,趁乱中,还有几个人也一起逃脱了。

武良本这次死里逃生后,重新找到了队伍,开始了新的战斗。

武良本夫妇与战友们合影

六、跨境侦察,迎接解放

东北境内的各路抗联部队陆续退到苏联以后,在苏联建立了两个训练营地,称南野营和北野营,武良本被编在南野营。这期间他参加过各种军事训练,并被授予少尉军衔。不久,在苏军的安排下,成立了多个侦察小分队,武良本被任命为分队队长。他带领的侦察小分队,一年要多次跨越国境,记录绘制日军的铁路、公路、据点、村屯、山形和日军的装备、兵力部署等情况,向苏军提供情报。

直到日本鬼子投降,武良本带领着他的侦察小分队一直活动在中、苏、朝边境线上。

武良本和赵福泰二人第一次被派回来的时候,苏军给了武良本三把盒子枪和发子弹,还有面包、罐头、望远镜、地图、纸张和木格尺等物品,做为侦查时用。武良本自己带一把枪,赵福泰带两把,然后把其他的东西打成包,武良本背着地图、木尺和纸张等,赵福泰背着吃的和子弹。

冬天的时候,树木没有叶子的遮掩,很容易暴露目标。边境到处都有日本人的封锁,厚厚的积雪给通过封锁线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避开日军的巡逻队,武良本心生一计,带着赵福泰在厚雪下挖雪洞,爬了约一百多米,顺利地越过了国境线,二人回头一看,一点痕迹也没有。利用这种方法对付日军的严密封锁,成为一绝。

后来,在国境线上的多次往返中,他们时常与鬼子巡逻队遭遇,鬼子巡逻队的狼狗,成为他们行动的最大威胁,有的活动小组在这方面吃了狗的亏。为了破坏狗的嗅觉,他们想出了对付狼狗的一些办法,很有效果。过境时,他们在脚下涂抹上辣椒面,当狗闻到辣椒面气味时便失去嗅觉,失去跟踪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摆脱鬼子对目标的追击。有时没有辣椒面或准备不及时,就在国境线附近潜伏下来,待机先除掉日军的狼狗,借机过境。冬天过境时,雪小不能掏雪洞,就掩盖好脚印,把雪地里留下的足迹抚平。夏天走河沟,没有痕迹,这样就能摆脱鬼子巡逻队的追击。

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抗联教导旅派遣的名侦查人员和潜伏在东北境内的抗联小分队的战士们,从中苏边境的广大地区,向苏联红军提供情报和电讯信号,苏联空军在这些电讯信号的引导下,准确摧毁了日军关东军所有的军事目标,日本关东军经营的东北防线顷刻瓦解。武良本等抗联侦察员机智勇敢地获取的情报,对配合苏军作战加快东北的解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毅然回国、剿匪立功

日本鬼子在苏联红军的沉重打击下宣布投降后,武良本还在为苏军做侦察工作,他没有和在苏联的抗联战友一起返回祖国。当他知道东北已经解放后,武良本立刻要求回国,苏军力挽其留在苏联继续为他们做侦察工作,武良本拒绝了,他说:“我的祖国已经解放,我没有必要留在苏联,我是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你们苏联布尔什维克,为什么要留在你们苏联?”在他的再三要求下,苏军看再留也留不住,只好答应让他回国。

临行时,他把苏军少尉军服换下,穿上了老百姓的衣服,苏军官员最后一次嘱咐他,回国后,找个职业固定下来,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不要说自己是抗联、是共产党,以后再联系。

武良本回国后,在汪清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开了一个豆腐房做掩护,暂时安顿下来。党组织进驻汪清县后,他立刻找到党组织,说明自己的身份。经过一番周折,他找到了正在吉林省工作的周保中将军,这样,武良本的身份得到了证明。当时,东北民主联军也正好缺少干部,根据他的经历和资历,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汪清县民兵大队长和县大队副大队长等职务,与县委书记王录、公安局长刘铁等同志一起主持汪清县的工作。

刚刚获得解放的汪清,土匪活动猖獗,加之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汪清县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武良本没有退缩,作为一名军事干部,他始终战斗在斗争的第一线。

当时县内有一股土匪,祸患一方,欺压百姓。为了肃清这股土匪,县里研究了几个方案,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清除匪患。了解了情况后,武良本向县领导建议,只身前往匪穴,进行劝降。

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土匪,武良本理直气壮地宣传我党的政策,劝说土匪只有放下武器弃暗投明,才是正确出路的道理,并义正辞严地告诫土匪,如顽抗到底,继续与人民为敌,只能被强大的民主联军彻底剿灭。武良本在土匪面前大义凛然,毫无惧色,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缴械了这股土匪的武装。

武良本劝降土匪缴械的壮举,一时在汪清大地广为传颂,东北民主联军为此通报嘉奖了他。

在解放战争开始后,为了加强野战部队的力量,武良本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3军师,参加了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和南下的战斗。到武汉后,经九江入江西,师被编为地方部队,隶属江西省军区,主要负责江西境内的剿匪和治安工作。这期间,武良本先后被任命为新淦县和南昌县武装部长等职务。

九、解甲归田,澄清历史

年武良本从江西省军区退休到地方。他非常理解国家军队整编的意义。他说:全国解放了,仗也打完了,部队要精简、要正规化,年轻化,要有文化,老同志就必须退下来。退休后,他的心态很平静,除每周参加党小组的生活,就是经常地参加省、市政协会议,过一种平静的生活。

武良本退休,除了正常的原因外,还有历史的原因。年参加解放军以后,按照部队的制度,必须政审,根据三整、三查的要求,武良本把自己的经历毫无隐瞒地向组织作了交待,包括被叛徒出卖的经历。当时组织上并没有给出定论。面对这种情况,武良本没有申辩过,也没有找人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来,根据当年出卖武良本的叛徒刘化南的交代,经部分当事人核实,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情况。

当时,武良本手下有一个叫刘宝山的人,有一天喝多了酒去逛窑子,对妓女口出狂言,说,我有的是钱,没有了,苏联老大哥就给送来了。此话正好被在隔壁寻欢作乐的金仓日本宪兵队特务苗翻译听到了,他悄悄对窑子的老鸨说,“你给我看好了,不让这个人跑了”。随后苗翻译回宪兵队带来了六、七个日本宪兵抓走了刘宝山。在宪兵队里,刘宝山经不起严刑拷打叛变了,交代了他认识的十几个抗联战士。

由于刘宝山的叛变,刘化南也被抓了,刘化南是个胆小鬼,当他看到宪兵队给别人用刑时,早已被吓蒙了,他主动对鬼子说“我能把武良本引到我家,你们去抓他。”日本人一听,便放刘化南回去,对他说“你如果帮我们抓到武良本,你就大大的立功了”。

晚年的武良本夫妇

六十年代初,汪清县公安局来函给武良本,说当年出卖你的叛徒刘化南被抓住了,征求他的意见如何处理,武良本答复说,我也没怎么样,他也是被迫无奈,他不出卖我,他的全家就要受到日本鬼子的伤害,请公安局按国家政策处理就是了。

年武良本在江西省军区退休后,享受正团职待遇。年去世,享年74周岁。

(特别致谢为本文提供素材的崔荣亮先生)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6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