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深入生活

点击上方“文艺报”,让文艺成为一种生活!

追寻虎豹的踪迹

任林举

下来的日子,是辛苦而快乐的。我跟着“郎老虎”的“巡护队”,一起上山,一起循着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兽道”在崇山峻岭间跋涉;一起查看布设在山间的远红外记录仪;一起在初冬季节趟过没膝深的河水去寻找虎豹的足迹;也学会以他们的方式,一边走路,一边开启视、听、嗅、触等全部感官系统,甚至要动用很少动用的“第六感”,在空空的山林里扑捉那些难以扑捉的信息……

年7月,我来到吉林省汪清县上河林场的一个小村庄,在当地一位山民的引导下,进入长白山脉的“老爷岭”南麓,在苍苍茫茫的密林里辗转了两天多时间。我的目的就是要亲眼看到老虎的身影,发现老虎的踪迹,或者听到一声老虎的长啸。因为我下一部作品的选题初定名字就叫《虎啸》,所以,我对老虎那一声长啸的盼望胜过见到它的身影。

此前有消息报道,这一带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曾经先后在年3月、6月、12月,以及年5月,多次发现或拍摄到东北虎的足迹和影像。我便怀着急切的心情,背起行囊开始了一个人的冒险之旅。

老爷岭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遇到了一个当年很有些故事和经验的猎人。他不仅给我讲了很多当年钻山打猎的故事,还给了我一个最重要的衷告:“像你这样毫无经验的城里人,在山里贸然行走,很危险。”从他严肃的表情里可以判断出,他还有一句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那是找死!”想一想也是,老虎,那霸气、骄傲的百兽之王,从古至今,人们无不望虎生畏,避尤不及,哪有人为了听一声长啸冒着生命危险去特意追寻他们的踪迹?

在我们的印象中,猎狗或“狼狗”就已经够凶够猛了。可是,再凶的狗见到老虎或感觉到了老虎的存在,都吓得叫都叫不不出声音。那年,这一带的一个农户院子进了老虎,把一头两岁大的牛“叼走”,家里一共养了五条狼狗,连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当地人讲,当老虎袭击人的时候,你是听不到任何声音也来不及看见老虎长什么样子的。

一般情况,老虎若不在发情季节或遇有特殊情况,轻易不会在山林里大吵大叫,很少有人能听到虎啸。据当地人讲,当老虎袭击人的时候,你是听不到任何声音也来不及看见老虎长什么样子的。

后来,我在珲春的一个小村庄里,采访了一个当年虎口余生的山民曲双喜,他生动地描述了当年被虎袭击的情形——那天,他正背着一筐鹿肉在山道上往家走,突然他感觉到被有一种恐怖的情绪所笼罩,毛发倒竖,但就在刚刚回过头要看个究竟的一瞬,一个巨大的黑影飞了过来,将他扑倒。于此同时,他听到了自己骨头折断的声音……好在还有一筐新鲜带血的鹿肉吸引了老虎的食欲,曲双喜才侥幸从虎口里捡回了一条命。

珲春的一个小村庄里,和山民们交谈

据老猎人介绍,这些年山中禁猎,每一个地方都有专门保护野生动物的专业队伍,他们设备先进,手段高明,收集了大量野生动物的资料,也十分熟悉各种野物特别是虎、豹的行踪和规律。并且,东北虎活动的核心区域并不在汪清一带,而是珲春。目前,珲春自然保护区,已经有一支强悍的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在山林里活动多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果和他们取得联系,也许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得到了这些信息后,我立即放弃了没有计划和漫无目的的探险。决定先从汪清县这个原定的深入生活地点撤回长春,冷静下来,对自己深入生活的地点、采访方式、写作计划进行重新调整。

回到长春之后,我一方面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一方面想办法和珲春保护区取得联系。但“接头”工作却进行得很不顺利。早在年初,中办、国办就先后印发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方案》。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珲春-汪清-东宁-绥阳)区域,总面积.12万公顷。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成立。这些信息,之前我是知道的,我不知道的是,现在从上到下的隶属关系发生了改变。原来归吉林省管辖的单位都划归了国家林草局。听说,自从虎豹公园挂牌以来,大量媒体记者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一轮接一轮的密集采访,轮番“轰炸”,搞得他们不胜其累,如果没有特殊的“关系”和理由,这些常年以老虎和山林为工作对象的人,一律闭门谢客,不接受任何采访。

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成立。

这支野生动物保护队伍最具代表性,也最有“故事”的人叫郎健民。由于常年观察和研究老虎,成为这个领域里公认的“实战型”专家,故有一个“郎老虎”的外号,官称: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中心主任。他常年带人在山里做着跟踪、记录、“清套”等保护工作。就是他,由于倾注本职工作,无心顾及“红尘”里的事情,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下山”就范。

为了寻找和接洽这个人,我费劲了心思和周折。先是去珲春市进行文化扶贫,给乡镇干部和村民讲课,去农村走访座谈、赠书,以取得当地政府的信任和重视,然后通过当地政府和保护区方面取得联系。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保护区的一般工作人员可以见,但活跃在动物保护一线的郎建民等人却找种种借口,不下山见面。没办法,只能开辟其他渠道,动用国家林草局、吉林省林业厅甚至是新闻机构的朋友等“私人”资源,多方联系,通过迂回的方式与他们接头。

见到郎建民的那天,是到他的培训课堂去听他给当地一个培训班讲“巡护与清山清套业务”。在不长的一个培训课程里,我不仅系统地了解了必要的生物和生态常识,掌握了东北虎豹大略的迁徙历史和活动规律,同时也理解了“郎老虎”所说的“把职业当事业,把传承当责任”的内涵。从一个普通的动物保护工作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令人敬畏的职业精神以及出色的品质和信念。

接下来的日子,是辛苦而快乐的。我跟着“郎老虎”的“巡护队”,一起上山,一起循着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兽道”在崇山峻岭间跋涉;一起查看布设在山间的远红外记录仪;一起在初冬季节趟过没膝深的河水去寻找虎豹的足迹;也学会以他们的方式,一边走路,一边开启视、听、嗅、触等全部感官系统,甚至要动用很少动用的“第六感”,在空空的山林里扑捉那些难以扑捉的信息……

一天清晨,当我们的车正沿着凸凹不平的“伐木道”前行,郎建民突然让他的助手——正在开车的薛延刚停下来。郎建民跳下车,在一棵树下观察了一会之后,挥手让我们下车。他指着一棵山桃树,告诉我们,这个清晨,刚刚有一头成年黑熊在这棵树上折枝“坐殿”、吃野果。仔细查看,树干上还留着它清晰的爪痕。我们举头,看那棵树,树冠上的枝丫间有一大片堆积在一处的树枝,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一个没有完工的鸟巢。那是黑熊吃完野果,随“手”塞到屁股底下当坐垫儿的残枝。

冠上的枝丫间有一大片堆积在一处的树枝,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一个没有完工的鸟巢。那是黑熊吃完野果,随“手”塞到屁股底下当坐垫儿的残枝。

我们又向前走了一段时间之后,郎建民突然附在一棵倾斜的大树下仔细地嗅了起来。据他判断,昨夜,有一只老虎在这棵树上留下了它“来此一游”的标记——它曾在这里“挂爪”、喷尿,警告其它动物,这是属于它的“疆界”。一般,一只成年虎的活动范围大约是至平方公里,每隔10至15天,它都要沿着自己的边境线巡查和维护一次。

郎建民是一个敏锐、渊博而又有趣的人,他一路给我们讲了很多老虎的故事、老虎的生存、繁衍规律以及他们和自然、人类之间的关系,但对我们的行动,却并不给太多的“自由”,纪律约束很严,并且绝不含糊。他要求,如果没有他的许可和引领,不许我们在山林里随意走动,就是走,也不允许我们离开他十步开外。我理解,这涉及我的人身安全,所以必须服从。

郎建民告诉我,古人把老虎称为“智兽”,因为老虎就从生存的角度论,那是相当聪明。不是有一句话叫“一山不容二虎”吗?平常的日子,不但公虎和母虎各有领地,就连母子也互不搭界。母虎把孩子们带到三岁成年的时候就会分离。儿子们无一例外,都要远离母亲,独自去打拼一片新的领地。对待女儿则有一点区别。身体强壮的女儿和它的哥哥们一样,必须远离母亲独自去讨生活,但是如果女儿不那么强壮,未必有能力独自打下江山,这时母亲就会把领地让给弱小的女儿,自己远走他乡……最能说明老虎智力的事实是,当虎哥虎妹离开母亲时,它们奔跑的方向背道而驰,这样就能避免谈婚论嫁时兄妹乱伦的可能。所以经过两百万年的进化,老虎这种繁殖能力不强的动物能够生存至今,智商绝对占主因。

珲春哈达门林场的纵深林区,我们打开一个记录仪回放我们到来之前的影像。

在珲春哈达门林场的纵深林区,我们打开一个记录仪回放我们到来之前的影像。我们惊奇地发现,就在我们刚刚到来不久,曾有一群野猪从这里经过,在往前翻,还有一头黑熊,还有几只狍子。就在记录仪对面的同一棵树上,曾有三只青鼬在嬉戏;又有一只老虎,对着树干直立起来,抱着树去“挂爪”,然后,若无其事地调头走远……

们惊奇地发现,就在我们到来之前,曾有一群野猪从这里经过

可是,当我抬起头来瞭望,山林空寂,如同无物;时间,也如同这空旷寂静的山林一样,似乎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由得让人深深感慨于生命的神秘和自然的神奇。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再向前拨去一个多世纪,这里的山林则应是另一番奇妙的景象。那时,被学界称为“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满洲虎”的东北虎,还都安然地在东北这片山林里生活。据资料记载,当时的东北虎豹种群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区,从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一直到辽宁省北部的山区,都属于东北虎豹的乐园,至于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则存量极少。但经过了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占领时期、建国后五六十年代三次掠夺和破坏性的大规模森林砍伐,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摧残,虎豹们失去了得以饱食、安身的家园不得不远徙,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老虎留下的巨大脚印

目前,随着长白山区自然生态的逐年恢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虎豹回归到了昔日家园。目前,据保护区的资料统计,在现存的影像记录中,不重复的个体正在增加,虎的影像记录已经达到35只以上;豹子达到了42只以上,但还没有进一步确认、公开。

我突然想起了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想一想,岂止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不更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吗?于是,我开始构思我未来的这部作品。我想,我必须要通过对虎豹生存历史的追述,追述它们的命运,同时也要触及与虎豹共同在岁月走过的山林、地域以及人们共同的命运。

任林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玉米大地》、《粮道》、《松漠往事》、《上帝的蓖麻》、《时间的形态》、《此心此念》等。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首届三毛散文奖、年最佳华文散文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

本期编辑

丛子钰

文艺报

展示名家风采

纵览文学艺术新潮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

任林举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4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