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6季的《歌手》,小编终于看出了节目的一些门道。比如说,小编总结下来,参加竞演的唱将要想获得冠军,和这3个因素关系很大。第一个因素是唱将的唱功,但唱功这玩意,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参加竞演的那一刻基本就定型了。第二个因素是出场顺序,第一个出场和最后一个出场差别太大了,但这个东西靠的是运气,很难把握。第三个因素是选歌,相比前两个因素,这是唯一一个唱将可以自由把握的。歌选的好,就可能得冠军,歌选的不好,就可能垫底,全在一念之间。
所以,大家在观看《歌手》时会发现,唱将们都为选歌绞尽脑汁。汪峰为了上《歌手》提前准备了多首的备选曲目,老艺术家腾格尔坦言遭遇了“选歌荒”。《歌手》节目特意在自己的官方社交账号,发布了一些歌单,让观众投票决定歌手唱哪首歌会比较好。选歌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一位唱将不同期的成绩相差悬殊,上一场是冠军,下一场可能就是最后一名,这问题就出在选歌上。在《歌手》第十期节目中,有两位唱将的选歌,就极其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这期节目中,在《歌手》一贯以励志形象示人的张韶涵,再一次打起了“励志牌”。不过,这一次她的选歌有点特殊,她唱的是同在节目中参加竞演的歌手汪峰的歌,《再见青春》。说起来,汪峰也是够荣耀的,一位在线歌手翻唱另一位在线歌手的歌,这在《歌手》的历史上应该是第一次。可是这次张韶涵打错了算盘,宣布竞演结果时,她的名次不在前四名之列。据小编的估计,名次应该不会太好,要不然在即将播出的第11期,张韶涵也不会为了能直接晋级总决赛放了大招,弄了个自己歌曲的大串烧。
相比张韶涵的“悲惨遭遇”,另一位唱将腾格尔却显示出了自己的沉稳和智慧。腾格尔赛后找到汪峰,对汪峰说,“其实我一开始选择唱的是你的《北京北京》。”汪峰很惊讶得问腾格尔,“那你为什么最后没唱呢?”腾格尔谦虚地回答说“你在坚决不唱”他人的合伙人梁田和李锐在一旁笑坏了。在这期节目中,选择放弃汪峰《北京北京》的腾格尔,最终把歌换成了崔健的《从头再来》,在舞台上掀起了摇滚狂潮,一举获得了他在《歌手》上的第一个冠军。
设想一下,如果腾格尔最终唱的是《北京北京》,而不是《从头再来》,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小编推测,大概率腾格尔不会如此轻易夺冠。一来,汪峰的歌不好唱,汪峰自己也曾在《中国好声音》讲过,自己的歌被翻唱成功得不多。汪峰的作品有太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怀在里面,一般歌手不太容易精准把握。小编就觉得,张韶涵的《再见青春》就不如汪峰的那么有代入感。二来,被翻唱歌曲的原唱也在台上,观众很容易和原唱比较,会有一种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时再想超越原唱就相当困难了。
想来,腾格尔应该是反复权衡了利弊后,才决定不唱汪峰的《北京北京》。最终,腾格尔用一个冠军证明了自己选歌的正确。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张韶涵应该多像腾格尔学学,取取经。
江米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