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开启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昂扬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政法机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全体政法干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中央政法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吉林政法工作实际,在新的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吉林政法工作创新发展,不断续写吉林政法工作新篇章。
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
思想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创新勇气,创造性回答了时代发展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五年来的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之所以有“中国之治”与“世界之乱”的鲜明对比,之所以有中国共产党之“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行”,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掌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把“金钥匙”,我们就有了改造思想、加强修养、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就有了凝心聚力的精神内核,就能在各种复杂环境和艰苦斗争的考验中知所趋赴、奋勇前行、决战决胜。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牢牢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的丰富内涵,确保在政法工作中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要始终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紧要的政治、最根本的要求来抓,结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深刻教训,清醒认识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政法机关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的首要任务来抓,全面彻底肃清周永康、王立军等人流毒遗害,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确保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始终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作为提高政法队伍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重要内容来抓,教育引导政法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看问题、想问题,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形势、审视工作,注重在火热的斗争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着力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提升把握大势、把握大局、把握方向的能力,不断提升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更加有力地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
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政法工作中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的一条鲜明主线,标定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标示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用“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征,用“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阶段性特点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明确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根本任务、工作重点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我们要立足于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对照新的历史方位找准政法工作的职能定位,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政法工作的职能转变,在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中,明确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点,努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落到实处,使政法工作成效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要坚定不移地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盯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一目标导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问题导向、增进民生福祉这一效果导向,深入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企盼,深入查找政法工作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适应问题,进一步摸清摸准发力点,进一步优化服务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工作举措,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到政法工作各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第一追求,主动顺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政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进一步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坚决防止和从严查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等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坚定不移地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着眼吉林省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特殊位置,主动适应动态化、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治安形势的新变化,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子,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打好对敌斗争、反恐怖斗争主动仗,严密防范、有力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切实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聚焦各类风险防控,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推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集中治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和公共安全隐患,使社会治理有效、社会秩序良好,使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得到最充分的保护,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
贯彻落实到
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全过程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更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联系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根本原则、指导方针、工作主线、总体布局、基本要求、基本目标等六个层次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立体“坐标系”和精准“定位仪”。特别是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灵魂,扭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于纲举目张、全面带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政法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抓党建带队建,毫不动摇地推进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政法队伍。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选人用人中更加突出政治标准,让那些忠诚可靠、本领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受到提拔重用,确保人民民主专政的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要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根本,扎实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重点围绕政法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信息化应用、新媒体应对、群众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想法设法让政法干警“练好内功”,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要坚持把从严治警贯穿始终,坚持以上率下,加强纪律教育、纪律执行,严格监督执纪问责,着力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零容忍态度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警风,确保干警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