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清泓居延城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人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暮色下的居延海,微风荡起阵阵波纹,芦苇纷纷为之轻轻摇曳。遥望远方天空,一轮红日透过云层洒下缕缕金光,照在汉代烽燧与荒凉的塞墙上。转眼间,红日缓缓落下,慢慢消失在这苍茫大漠与广袤天际间。千年前,唐代诗人王维出任监察御史,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经居延大同城(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时,想必正是看到了眼前这壮阔豪迈的塞外景色,才会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名句。“居延”为匈奴语,意为天池,先秦时期,匈奴居延部落居于额济纳,部落名称逐渐演变为地域名称。古时每逢春暖花开,祁连雪山融化后形成的弱水一路向北,进入巴丹吉林沙漠,最后注入居延海。弱水流沙,宛若一汪清泓掩映在茫茫大漠中。居延海分东、西两大湖泊,西居延海又称“嘎顺淖尔”,意为“苦海”,东居延海又称“苏泊淖尔”,意为“母鹿湖”。上世纪末由于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加上过度农业开垦占用大量水资源,导致水量锐减,居延海曾彻底干涸。如今随着连续多年的集中调水,居延海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美景,只见芦苇丛生、水鸟欢鸣。大雁、黄鸭、红嘴鸥等在天空展翅翱翔,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俯冲水面觅食……游人至此,可泛舟观鸟,亦可骑马乘驼,听一曲悠扬的蒙古长调,在这弱水流沙中感受别样风情。今日游人可在大漠中见到一座连一座的古城,感受历史的沧桑。在曾经的西夏国古都黑城4公里外,有一座始建于汉代、隋唐时增建加固的古城——大同城。一个个沙坡隆起,几乎与高耸的夯土墙齐平,但依旧能看出千年前大同城那威武不屈的气势。穿过瓮城、障门,城内只剩下些房舍阡陌的残迹,在额济纳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并不十分起眼,但想到王维曾在此驻足,写下流传千古的《使至塞上》,又顿感历史的厚重。曾经的居延、今日的额济纳,这里有戈壁瀚海、千年胡杨、河流湖泊所构成的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有古道重镇、关隘要塞、烽燧城障所演绎的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互相交融,孕育出绚烂的居延文化,点染着千古沧桑。《人民日报》(年04月04日06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sh/11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