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辈子的工也还是个打工仔,我要做给自己打工,主宰自己的人生!”,这个边说边忙碌的身影,就是这个牛舍的主人——朱玉坤。
朱玉坤在牛舍
奋斗打拼,掘到第一桶金
农村出身的朱玉坤对家乡拥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依恋,总希望长大后能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带着这份信念,他开始了求学之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他被迫中断读书,同老实本分的父母在家务农。年,他踏上了山东务工的旅程。10年前便看好黄牛养殖项目他,为了“牛倌”梦边学习边务工。他在饭店当过服务员、搬运工、摆过地摊、开过小餐馆……一番辛苦打拼后,他不仅完成了“原始积累”,还全面掌握了黄牛的生长、生活习性和黄牛的配种繁育技术,饲养育肥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年,一次回家探亲,他被汪清电视台返乡创业节目深深的吸引了,家乡正在召唤着五湖四海的游子返乡创业,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颗悸动的心,回家!
情定大山心甘情愿当“牛倌”
回到家乡后他徒步走遍上屯村的每个角落,边走边看边思考如何发展适合自己的项目。牛舍的蓝图已然在脑海里浮现……心意已决的朱玉坤将饲养育肥牛的想法告诉了身边人,但出乎预料的是全票否决。大家担心一没技术二没大额资金的他赔尽所有,纷纷出来劝阻。面对父母的责备,朋友的不解,朱玉坤选择了沉默。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养牛,而且一定要养好!
主动作为,从容面对险阻
依仗着汪清县春阳镇水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养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养殖育肥牛需要场地,场地如何解决?如何的科学饲养管理?诸多疑惑困扰着没有一点养殖经验的朱玉坤。他坚信迈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一大步,于是他主动出击,找到春阳镇政府,镇党委、政府领导了解到朱玉坤的情况后,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扶持。镇、村领导和县、镇畜牧部门技术人员多次到他家了解情况,帮助协调其有偿留转土地50余亩土地,为期10年,解决了养牛场地问题,提供免费的牧草种子,政府及畜牧局还为其及有意向养牛的村民进行技术培训。逢人他便骄傲地说道,“有了党委政府支持,我信心十足!”。他秉承着“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都富才是真富”的理念,对有意养殖黄牛的村民进行集体说服,把他出去考察看到的,网上查阅的资料都讲解给村民听。
天道酬勤,领大家齐致富
新牛舍竣工后,朱玉坤便迫不及待的从吉林、黑龙江等地引进黄牛40头,他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养牛技术,牛的数量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如今,朱玉坤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经过繁育,每年出栏头左右,年收入20万元。村民们看到收入可观,陆续主动找上门求教。年3月,朱玉坤当选了村委会主任,他更成为养殖户们的“领头雁”,及时为养殖户进行无偿技术咨询及巡回指导。目前,上屯村已发展养殖户户。
尽管大山里手机信号不好,尽管人也晒黑了、变瘦了,但朱玉坤坚定地说:“我不后悔返乡,在养育我的土地上奋斗更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力争明年养殖规模再翻一番,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汪清县委组织部 姜志佳 金勇云)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