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全力抗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

7月19日10时至21日8时,州残联包保点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普降大雨,平均降水量mm,最高降水量mm,东新村遭遇了自年以来最大的洪水灾害,成为全州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遭遇特大洪灾,嘎牙河水位上涨漫过河堤

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遭遇特大洪灾,部分村民房屋倒塌

受灾基本情况

截止7月22日初步统计,东新村34户居住房屋部分倒塌、有裂痕或过水,无人员伤亡;木耳菌袋冲走约万袋,损失约占90%,大豆等农作物水毁公顷,损失约占50%;护村堤防、桥梁、自来水水源及蓄水池、道路、水渠拦河坝、公路、排水沟、农田道等基础设施部分损坏。

——19日10时许,开始降雨,至北向南穿过东新村的龙潭沟河水上涨,水源地污染,至今无法饮用。

——20日7时许,龙潭沟洪水冲破河堤造成村北部分居住房屋受损。

——20日9时许,由东向西的东大河洪水开始漫过村东南庄稼地和木耳地。

——21日凌晨1时许,由东向西的嘎牙河洪水开始漫过村南侧的河堤,早晨通讯信号中断,22日联通信号开通,23日移动信号开通。同日上午,通往罗子沟镇方向的部分道路和桥梁冲毁,车辆无法通行,至今仍在抢修中。同日下午,全村停电,22日供电。

——22日开始,天气好转,水位开始下降,灾情最严重时期暂时过去。

州残联副理事长(左二)在驻村第一书记吴强(左三)、东新村党支部书记马殿春(左一)陪同下夜察龙潭沟防汛情况

州残联副理事长朱松子(右)带着慰问品到东新村慰问受灾群众

全力抗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月19日,普降大雨、龙潭沟水位开始上涨。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责任,州残联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吴强带领工作队成员张国青、权正三,配合东新村村两委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冒着大雨组织挖沟机对龙潭沟河床进行疏通。20日,龙潭沟洪水暴涨、冲破河堤,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党员提前转移安置了群众,确保了人员没有伤亡,同时,向州残联党组汇报汛情。

——出差在外地的金振宇高度重视东新村的汛情,一直牵挂广大受灾群众,他强调州残联要认真贯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州委书记姜治莹在全州防汛抗洪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州委副书记、代州长金寿浩在防汛会商会上的讲话要求履行包保责任,要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抗灾工作,确保广大群众人身安全,将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受灾以来,他每天询问抗洪情况和灾情布置任务,利用跟省残联领导一起出差的机会及时汇报延边的灾情并积极争取省残联的残疾人家庭住宅和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灾后重建资金,指示发文让受灾县市的残联尽快统计残疾人受灾情况报到州残联,由州残联报给省残联争取灾后重建资金。

——20日,州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曾晓光带领办公室主任赵林等人员第一时间到救灾现场,察看汛情,十几个小时未吃一顿饭,通宵部署指挥抗洪救灾。

——21日,州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朱松子带领康复部部长张莉等人员在前一天到东新村交通受阻的情况下,再次出发,经过一天的山道迂回到东新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东新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未成年人为余人,加之正值木耳采摘季节,仅在危险区域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余人,在灾情最严重的几天里,停水、停电,通讯联络中断,交通受阻,东新村一度成为“孤岛”,几反面因素叠加给抗洪救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急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密切配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镇党委政府部署下,启动应急预案,发动党员和骨干群众,积极采取措施,加固河堤、疏通河床,对危险区域安排专人警戒,对居住在危险区域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转移群众0余人次,将上级配发的救援用品及时发放给受灾群众,确保了无一人伤亡,同时,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营造良好氛围,确保了受灾群众心态平稳、没有恐慌和不安。哪里有险情,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面对特大洪灾,他们用责任和担当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马殿春顾大家、舍小家,处突抢险果断,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全村所有危险区域和灾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唯独没有去过已受灾的自己家木耳地;吴强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张国青顾不上吃、顾不上睡,积劳成疾患胃肠感冒,轻伤不下火线,用青春书写了抗洪救灾的新篇章;年龄大、身患疾病仍挡不住权正三的抗洪激情,努力发挥综合协调、稳定军心的作用;州残联托养中心主任朴文哲去年曾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寄来元慰问金,表达了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第二故乡的牵挂,州残联其他党员干部也通过各种方式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bk/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