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鸡冠加油鸡冠北仑帮扶干部发文回忆

编者按:7月4日,汪清县鸡冠乡举行了首届黑木耳节,这是鸡冠人的一次节日,也是他们收获脱贫致富成果的时刻。自宁波北仑帮扶汪清以来,鸡冠乡是两地帮扶时间最早、参与项目程度最深的乡镇,鸡冠乡也因此建立起了完整的黑木耳产业链。宁波驻汪清帮扶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敏杰见证了鸡冠乡的可喜蜕变,感受到了鸡冠人的奋斗激情。在此次黑木耳节开幕之际,有感而发,连夜写下文章,回忆帮扶历程,祝福鸡冠乡越来越好。今天,北仑发布以第一人称刊发该篇文章。

祝福鸡冠!加油鸡冠!

前几日,接到鸡冠乡党委书记沈常阔电话,邀我参加首届鸡冠乡木耳节。当时,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从他充满激情的言语中,也能听出对这几年全乡发展黑木耳产业成效的自信,对即将开锣办节的喜悦。

讲起与鸡冠乡的木耳缘,还要从中央明确宁波结对帮扶延边的年讲起。汪清县是我国十大木耳主产县之一,素有“木耳之乡”之美誉,当地百姓种植木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年宁波援建延边两个产业项目,都落在了汪清县,而且都是黑木耳菌包厂项目,其中一个就在鸡冠乡的鸡冠村。这个项目开启了宁波援建汪清黑木耳产业进程,拉开了宁波推动延边产业发展的序幕。

年4月,我作为宁波帮扶干部来到汪清,因工作原因经常下乡镇村屯调研,并确立了宁波持续帮扶汪清发展黑木耳扶贫产业的基本思路,鸡冠乡是我们明确重点发展的乡镇之一。此后在鸡冠乡,宁波援建资金实施了大北村菌包厂改造及定植车间项目,成为汪清县第一个定植车间,也培育了红鸡冠黑木耳农场和致富带头人林岩。

年鸡鸣村育菌车间及菌包厂改造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影璧村育菌车间及菌包厂改造项目和年建成的鸡冠村菌包厂的扩建项目也列入了今年计划。

几年下来,宁波援建资金在鸡冠乡共投入多万元,实施6个黑木耳产业项目,逐步形成日产17万袋、年产万袋菌包生产能力,建成3个标准化的定植车间,全乡基本形成从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及定植、木耳种植农场到木耳分拣包装的全产业链条,全乡黑木耳产业本固基强。如果按每袋菌包产出干木耳1.2两计,年产万袋菌包能产出优质干木耳吨,产值至少在万元以上;按每个菌包纯利1元计算,可以增加收入万元以上,有效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次鸡冠乡首届木耳节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全乡发展木耳产业的底气和信心。

由项目起因,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鸡冠乡及班子一班人的了解:有担当,有韧劲,会动脑子。

就产业项目来说吧,前期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每当“山重水复”时我免不了要加重语气。当然,鸡冠乡往往能梳理各个环节,逐一落实责任,最终在期限内“柳暗花明”。

汪清县每一个乡镇都和北仑区有一个街道结对,鸡冠乡结对的是郭巨街道。两地结对后,鸡冠与郭巨沟通频繁,交往密切,互学互帮,相隔公里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联合建立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qingzx.com/wqbk/6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