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旅游
·临猗特产
·临猗十大特产
·临猗十景
·临猗名人
·运城品牌网
·运城旅游
·运城特产
·运城十大特产
·运城十景
·运城名人
·山西品牌网
·山西旅游
·山西特产
·山西十大特产
·山西十景
·山西名人
区划代码面积临猗县乡村镇街道简介猗氏镇80.98km2 猗氏镇位于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北靠峨嵋岭,南濒涑水河,地形北高南低,总面积80.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3万亩。下辖22个行政村,32…[详细]贵戚坊村
高家垛村
上里村
西张岳村
孙家卓村
陈家庄村
马营村
南家庄村
王村村
大杨村
崇相西村
小杨村
里寺村
翟村村
关原头村
杨原村
西荆阳村
百里店村
陈范屯村
东西屯村
黄斗景村
兴教坊村
嵋阳镇69.3km2 在山西猗氏县北,颇繁庶,与牛杜、张岳、大阎称县中四大镇。古称郇阳,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中华…[详细]下朝村
祁任村
祁任庄村
西智光村
南智光村
任柳村
西祁村
东祁村
嵋阳村
邸家营村
东堡村
上朝村
卫村村
张家营村
阁头村
西任上村
令狐营村
白堂村
曹家营村
临晋镇102 临晋镇,古称桑泉,北倚峨嵋台垣,南瞻中条群峰,东连碧野莽莽,西望黄水滔滔,极山川之形胜,物华天宝;钟云水之毓秀,人杰地灵。全镇下辖28个行政村,64个…[详细]北大村
太平庄村
西窑上村
永乐屯村
张包村
张留村
下豆氏村
考早村
冯家卓村
过凡村
黑顺村
南连村
前胡村
景家卓村
云冲村
南大村
北月村
泉杜村
代村村
许家庄村
高运村
赵窑村
坑东村
坑西村
临晋村
西关村
樊家卓村
石家卓村
七级镇103 "七级镇地处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部,与永济市接壤,全镇共有31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口人,亩耕地,其中林果面积4万余亩,棉花4…[详细]樊桥屯村
北古城村
中和庄村
山东庄村
解村村
王肖村
永德庄村
七级村
留尚村
土牌村
辛冯村
孝子村
皮士村
东程村
张家卓村
文家营村
北永村
柳枝村
新卓村
太和庄村
南永村
西程村
鲍家营村
樊桥村
靳家营村
小张村
北王村
南王村
吴村村
令助村
麻家卓村
东张镇104 东张镇位于临猗县西南边陲,同七级、临晋、角杯接壤,南与永济的常青、张营为邻,西与陕西的合阳县隔河相望;素有“三边”乡镇之称(即省边、县边、黄河边)。全…[详细]积善村
街西村
西堡里村
夏里村
夹马口村
西仪村
新城庄村
兴善村
张仙村
杨杏村
街东村
太丰村
峪南村
社兴村
东莱庄村
次樊村
百里营村
西寺后村
樊哲村
芦底村
王家营村
红旗村
新民庄村
冯留村
孙吉镇106 孙吉镇地处黄河中游,晋秦豫金三角,依黄河为带,居峨嵋之首,处三县交界,当-要塞。全镇辖45个行政村,5.6万口人,耕地12万亩,人均纯收入元,…[详细]南辛村
贾寺村
南胡村
北胡村
西里村
回龙村
王午村
三甲村
高村村
孙吉村
上元村
大王村
卫阳村
铁北村
郝家村
张家村
西赵村
王显村
程樊村
辛圣村
杨林村
月高村
烟村村
师家村
屈村村
南赵村
南樊村
南百底村
北赵村
北百底村
安昌村
北程村
东里村
薛公村
丁村村
南周村
天兴村
兴隆村
蔡高村
蔡村村
贾村村
引村村
小王村
杨董村
周家村
三管镇10657.6km2 临猗县辖乡。年属东风公社,年析置三管公社,年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边缘,距县城15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人口2万。三赵线、…[详细]王家庄村
李卓村
黄家庄村
王薛庄村
师家庄村
西姚庄村
东姚庄村
陆喜营村
新庄村
梁家庄村
向阳庄村
三管村
牛杜镇107 牛杜镇位于城南5公里处,与庙上、猗氏、楚候乡镇相邻,南与运城市接壤,西与永济市相通。面积85平方公里。牛杜镇共辖2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个居…[详细]裴家营村
镇西村
东荆阳村
西水南村
香落村
何家庄村
王景村
姚村村
铁匠营村
王寮村
牛杜村
官庄村
屈家庄村
上庄村
下庄村
太范村
老堡村
杨中村
田村村
杨妃村
杨家庄村
景滑村
东水南村
慈阳村
区划代码面积临猗县乡村镇街道简介耽子镇108 耽子镇位于临猗县西30公里,地处峨嵋岭垣上地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具有井、黄双配套的水利优势。全镇20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详细]柳家卓村
北畅村
北张村
耽子村
耽子庄村
东贾村
高堆村
后土营村
堡里村
柳村村
韩高庄村
莫道池村
孙远村
陶唐村
西窑里村
周家窑村
南畅村
潘家庄村
上王村
靳家卓村
楚侯乡 楚侯乡位处临猗县东南部,运临一级公路和董夹公路穿境而过,是从运城市进入临猗的第一个新兴工业小区和农副新产品集贸市场,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乡辖21个行…[详细]李汉村
王见村
百俊村
孙里村
黄仪南村
太侯村
董家庄村
南杨姚村
仁里村
楚侯村
赵家卓村
郭村村
北杨姚村
申村村
南岳村
高头村
南村村
东朝村
东三里村
西三里村
张嵩村
庙上乡201 "临猗县庙上乡地处山西省南大门——晋、秦、豫交汇处的黄河金三角,美丽富饶的运城盆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南接运风高速公路,北临国道。…[详细]庙上屯村
好义村
南贯村
牌首村
山东庄村
白鹿村
北姚村
城东村
城西村
程村村
东盛庄村
北贯村
吉令村
胥村村
南杜村
南姚村
渠下村
水头村
王上村
张庄村
新安庄村
新城堡村
薛家庄村
站东堡村
关仁村
角杯乡km2 "角杯乡全乡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亩,人口人,人均耕地2.8亩.辖31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个居民组,地势…[详细]清池村
西辛村
西张家营村
西张吴村
小樊村
元上村
张郭村
柴家庄村
昝村村
豆氏庄村
樊家营村
过卓村
吉家营村
角杯村
潘西庄村
西周吴村
浪店村
宏土村
古今屯村
东齐永村
周吴村
浪池村
杨范村
潘西村
西张村
西齐永村
吴王村
石彪村
上豆氏村
潘侯村
姚卓村
北辛乡203 北辛乡共有3.2万人口,下辖25个行政村,10.3万亩耕地,苹果面积7万亩。位于临猗北部峨嵋岭上,与日本红富士主产区同位于北纬35度,土质好、海拔高、…[详细]婆儿庄村
北辛村
北杨村
北昝村
道场村
丁庄村
东卓村
甘露园村
乐善村
岭后村
泥坡村
北马村
平宜村
左家庄村
陶唐庄村
王申村
小陈村
崔姚村
姚村庄村
义堂村
宅子村
张家坡村
赵村村
卓逸村
婆儿村
北景乡204 北景乡位于临猗县北部,南邻县城,北毗万荣县。辖区24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个居民组,户,80口人,亩耕地,为临猗县第…[详细]大闫村
北里村
东村村
东张白村
景村村
南景村
齐村村
石家庄村
西村村
西张白村
北景村
张村村
景庄村
翟庄村
东闫村
高家庄村
贾庄村
罗村村
马家窑村
南庄村
尉庄村
小闫村
焦家营村
张村堡村
卓里工贸区 卓里区位于临猗县北部峨嵋岭二坡台田的小嶷山之巅,全区面积43.9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米,辖区内有卓里集团、派出所、农电站、粮站、供销社、卫生院、…[详细]西屯村
东屯村
武村村
霍村村
寺后村
席家窑村
福寿屯村
卓里村
闫家庄工贸区401 临猗县闫家庄工贸区地处峨嵋边缘,大嶷山脚下,是个以苹果生产著称的果业大乡,嶷山苹果闻名遐迩。近年来,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群,举民营旗、念民营经、发…[详细]南大陈村
北岭村
贝支村
陈建庄村
陈庄村
峰仙村
北大陈村
李家庄村
闫家庄村
南佃村
南薛村
上庄村
太和庄村
西陈翟村
张庄村
建义庄村
拼音:linyi 英文:linyi 邮编:
区号: 车牌:晋M 临猗古称郇阳,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运城专员公署。年由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年10月,属晋南专员公署,将临猗并入运城,年10月复分出。年,属于运城地区行署。年运城撤地设市后,临猗县属运城市管辖。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具有四千年灿烂历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全县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万亩,人口54万,辖8镇5乡3区,个行政村。临猗县辖8个镇、5个乡:猗氏镇、嵋阳镇、临晋镇、七级镇、东张镇、孙吉镇、三管镇、耽子镇、楚侯乡、庙上乡、角杯乡、北辛乡、北景乡;牛杜工贸区、卓里工贸区、闫家庄工贸区。 临猗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平畴万顷、草木繁茂的自然环境,令郇伯封国,猗顿富兴;沃饶近盐、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建有猗国,几成晋拟都之地。在这块热土上,人文尉盛,英才辈出,历朝元勋重臣、各代文人名士尽领风骚,当代名将傅作义、国务院原副总理姬鹏飞等仁人志士彪炳史册。 临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新兴的工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形成了小麦、棉花、林果三大生产基地,苹果、梨枣、江石榴三条特色林带,化工、机械、针纺、食品、制药五大支柱产业,以及“一级路过境,二级路环网,三级路通村”的良好道路骨架。 临猗县的教育工作、文化工作、林业建设、村民自治、绿化工作、学教活动受到国家表彰,是国务院批准的开放县,是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 年,全县生产总值53.1亿元,农业总产值35.3亿元,工业总产值54.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 临猗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地势平坦,无山无矿,是山西省的平川县。全县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万亩,人口56万,辖9镇5乡2区,个行政村。年,全县生产总值53.1亿元,农业总产值35.3亿元,工业总产值54.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 临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国。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畜牧牛羊,经营珠宝,富甲天下,堪称商业鼻祖。历史上曾出宰相6人。当代名人有抗日名将傅作义,前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临猗是全省的粮棉大县。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日照小时,无霜期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每年的商品粮和商品棉曾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1/7和1/8,素有“山西乌克兰”之称。 临猗是全国的林果大县。苹果、梨枣、石榴等林果面积突破万亩,年产量达30亿斤左右。林果业已经成为该县继粮棉优势之后的又一资源优势,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年,迈入全国水果十强县行列。 临猗是全省的教育大县。恢复高考后,曾在全省高考中荣获8连冠,累计为国家培养大中专生5万人,其中大学生3万余人,临猗学子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临猗是全省的文化大县。远古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在这里都有遗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猗顿古墓、战国东马坑、隋唐双塔、宋代银棺、元代大堂等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文学、艺术、戏曲、书法、绘画界人才辈出。特别是县眉户剧团在全国多个文艺团体中独树一帜,建团50余年来坚持排演现代戏,4次进京演出,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观看和赞誉。 临猗是山西省村村实现“三通一改”最早之县。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一改即降氟改水。全县油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固定电话近10万门,光缆电视用户6万户。 临猗是新型工业正在崛起之县。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结构调整、规模扩张,全县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富有潜力的化工、机械、轻纺、食品、制药等五大支柱产业。 临猗是全省生态优美之县。由于林果面积大、绿化好,全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春天遍地是花,秋天到处是果。春天来临猗,可以说是徜徉于花的海洋,秋天来临猗,可以说是置身于果的世界。
自然概貌 (一)面积 临猗县东西阔55公里,南北长33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 (二)方位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三角地带北沿,地理坐标:东经°17′30.7″"--°54′38.9″,北纬34°58′52.9″"——35°18′47.6″。东南与运城市接壤,西南与永济市毗邻,西濒黄河与陕西省合阳县相望,北面孤峰拱秀与万荣县相连。 (三)地貌 临猗县地貌是经受长期的和复杂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侵蚀和堆积的作用,特别是燕山期与喜马拉雅山期的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的侵蚀与堆积,对地貌的形态有决定性的影响。由大地构造运动形成断块与升降变化,表现为地堑和地垒,使临猗的地貌明显分为黄土台垣和涑水平原两个地貌单元,是典型的地貌构造形态。黄土台垣又叫峨嵋岭,占全县总面积的50.96%,南部与西部均有波折。南部边缘海拔米左右,北部边境海拔约米左右,最高点位于东北角的孤山为米。地势呈现为自北向南倾斜。涑水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6.5%,海拔—米,呈现东北——西南向倾斜。 (四)气候 临猗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相对集中,但常有不同程度的伏旱;秋季一般多连阴雨天气。全县日照时间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6小时,全年日照总辐射量为.9千卡/平方厘米。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3.5°C,年平均最高气温19.7°C,极端最高气温42.8°C,为全省之冠。全县年平均降水量.7mm,降雨量以冬季最少,春季次之,夏季高度集中,秋季又明显减少。干旱、冰雹、暴雨和干热风等是常见的天气灾害。
资源状况 (一)人口资源 年全县总人口54.8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1.65%,占运城市总人口的11.41%,是全省的人口大县和全市的第一人口大县。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县总人口为53.62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9‰,性别比为.7。人口普查表明,全县人口中具有大专及大专以文化程度的为0.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97万人,占7.4%;接受初中教育的24.2万人,占45.13%;接受小学教育的18.5万人,占34.5%。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40万人,占2.6%。截止年,全县居住在城镇的人口8.63万人,占总人口的16.09%。 (二)土地资源 临猗县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折合.1亩;按国家统一标准分类,其中耕地418.6亩,占总土地的49.57%;园地为.1亩,占总土地的23.96%;林地.8亩,占总土地1.59%;工矿用地.0亩,占总土地0.55%;交通用地.5亩,占总土地0.28%,水域.5亩,占总土地1.96%;特殊用地.8亩,占总土地0.41%;未利用地.8亩,占总土地4.38%;滩涂.4亩,占总土地2.28%。 (三)矿产资源 临猗县境内矿产资源比较贫乏,只有可以用于普通建筑材料的砖瓦粘土、砂、花岗岩石料,但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1、砖瓦粘土矿:分布非常广泛,储量非常丰富、开采时应注意保护耕地,保护水地流失,开采地址应选在境内二坡台地的荒沟荒坡。 2、砂矿:主要分布在牛杜、嵋阳、黄河沿线的孙吉、角杯、东张等乡。牛杜嵋阳砂层厚约5米,上覆土层厚约5米,砂层厚为5米,储量大约万吨,质量好。开采时应注意保护耕地和开采后的土地复垦。黄河沿岸砂矿储量大约万吨。质量优于牛杜、嵋阳,开采时应注意水地流失保护o 3、石料:主要分布在北景乡的马家窑、焦家营以北的孤山山脚下,分布面积较少,但可采储量相当丰富,可采储量大约在万吨,质量可保证普通建筑要求。 4、地热资源:临猗地热资源以县化肥厂、里寺、三星台为轴心,呈东北沿南走向,面积平方公里,热水资料总量可达12.42亿立方米,日开采可达立方米,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和氯化物硫酸钠型为主,水温在42°C—62°C之间,水中所含锂、氟、锶溴、偏硼酸、偏硅胶等六种成份达到国家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 (四)水利资源 黄河流经该县河段全长29公里,据龙门站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2立方米/秒,是本县的主要客水资源。 涑水河在该县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流经楚候、城关、牛杜、嵋阳、庙上、七级镇6个乡镇,35个行政村,流域面积.44平方公里,全长44公里,该河多年枯竭,已成为全县主要排污及泄洪道。 截止年底,全县共建成大型电灌站处,机电井眼,发展水地面积87.59万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处,解决了38.75万人的饮水问题。先后建成防渗渠道1公里,管灌公里,滴灌、涌泉灌、喷灌等10个节水示范园区,发展高效节水面积30.74万亩,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94万亩。 根据本县气象站--年记载的资料,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毫米,最大降水量.8毫米(年),最小年年降水量.5毫米(年),雨量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时空分布很不平衡,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县份,全县地下 水资源总量为.1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6万立方米,一般年份地下开采量为9万方,最高年为21万立方米,全县人均资源占有量为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方的1/3,是全国人均0方的10%,全县年工农业用水总量近年来多大00万平方以上,其中 0多万方左右为农业灌溉黄河提水。 (五)旅游资源 临猗文物古迹众多,春秋猗顿古墓、战国车马坑、唐柏、宋代银棺、元代大堂等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特别是位于县城东隅的双塔,建于隋唐,以“日月交影”而远近闻名,堪称我国科技史、建筑史上的奇迹。 (六)主要物产 农业上,主要生产小麦、棉花、苹果、梨枣、江石榴等,其中酱玉瓜年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银奖,小平菇年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红富士苹果年获全国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梨枣、江石榴、白水杏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名牌产品等殊誉。 工业上,主要生产化肥、三轮车、商用挂车、变压器、汽车、纺织品、果汁、果酱等,获得多项国家及部优产品称号。
历史沿革 临猗县系年由原临晋、猗氏县两县合并而成,各取县名首字为今名。 根据文物发掘,临猗县东部与西部皆有龙山仰韶文化遗址。尧舜时代,临猗县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时,为“郇瑕氏之墟”。西周为郇伯封地。春秋时,猗氏、临晋均属晋。战国时属魏。秦分天下三十六郡,临猗属河东郡。西汉二年,置解县及猗 氏县,属司隶部河东郡。新莽时,属洮阳郡。东汉时,属司隶校尉部。三国时属曹魏。晋分天下为十九州,猗氏、解县属司州河东郡。南北朝时期,属北朝元魏司州河东郡。隋开皇三年,汾阳郡与绥化郡均罢,猗氏属蒲州。唐武德元年,罢郡置蒲州,州治为桑泉,领河东、猗氏、桑泉、虞乡四县。元宝十三年,更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随唐,属河中府。宋至道三年,猗氏、临晋属永兴军路河中府。金天德元年,猗氏、临晋属河东南路河中府。元属晋宁路河中府。明洪武二年,罢河中府,改属平阳府。清属山西省河东道蒲州府。民国元年废府,两县均直隶于省。 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运城专员公署。 年8月,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县治设猗氏城。年10月,属晋南专员公署,将临猗并入运城,年10月复分出。年,属运城地区行署。年运城撤地设市后,临猗县属运城市管辖。
政治概要 (一)领导班子 全县共有基层党委23个,其中乡镇区党委16个。基层支部个,其中农村支部个,基层党总支20个。 (二)党员干部 全县共有干部人,其中,机关人(县直机关人,乡镇机关人),企事业单位人。女干部人,其中机关人,企事业单位人。机关干部中科局级干部人,大学本科人,专科人,中专人,高中及以下61人;30岁及以下人,31—50岁人。全县现有党员人,其中农村党员人,女党员人。 (三)民主党派 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在该县设有基层支部的,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设立小组的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临猗县支部成立于年,现有党员8人。中国民主同盟临猗县支部成立于年,现有盟员23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临猗县支部成立于年10月15日,现有会员27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临猗县小组成立于年,现有成员2人。 (四)民族分布 临猗县现有8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29人,满族14人,蒙古族6人,苗族12人,瑶族3人,藏族2人,布族2人,纳西族1人,共69人。分布于县14个乡(镇、区),其中猗氏镇12人,七级乡11人,楚侯乡15人,庙上乡7人,北景乡5人,孙吉镇4人,角杯乡4人,临晋镇2人,三管镇2人,闫家庄区2人,嵋阳镇2人,耽子乡1人,北辛乡1人,东张乡1人。 (五)宗教 临猗存在三种宗教教别: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共有信徒83人,遍布全县十六个乡(镇、区)。宗教活动场所27处,其中基督教23处,信徒人,天主教2处,信徒人,佛教2处,信徒人。
社会发展 一、交通 年,临猗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到年底,全县拥有油路总里程公里,其中国道一条36公里,省道3条74公里,县道9条公里,乡村道路公里,油路密度为96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油路里程最长、油路密度最大的县。 陆路运输,全县拥有客车辆,货车辆,年客运量万人,年货运量万吨,开辟省际线路6条,省内线路47条,县内线路35条,客车通车率99%。 水路运输,有吴王、南赵两个黄河渡口,有钢质渡船18艘,在秦、晋两省物资交流,人员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水上交通作用。
二、科技 全县科技活动的参与单位愈来愈多。农业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日益迅速。企业的科技人员迅猛增加,科技研发的经费支出比重逐年提高,企业逐渐成为科技活动的主体。年,我县开展了“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活动。实施“科技兴临行动计划”, 经科技部验收通过,被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县共有民营科研机构17家。经省科技厅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有五家,分别是山西巨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临猗县矮化枣研究中心,临猗县枣树研究所、银屑病研究所、山西卫氏鱼康实业有限公司、临猗县颈腰间盘康复中心。
三、教育 全县现有中小学所,其中:高中6所(含民办3所)、职中2所、初中32所(含民办5所)、小学所(含民办14所)。幼儿园所,其公办所,民办所。教师进修校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6人,其中高中学生人,初中学生人,小学生人,职中学生1人,在园幼儿人。中小学教职工人,其中公办人,民办人。幼儿教师人,其中公办人,民办人。 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临猗县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两基”工作、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县,荣获山西省教育先进县、德育示范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先进单位、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县、初中教育质量先进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目前全县已基本消灭中小学危房,中小学现有多媒体教室20座,语音室18座,装备计算机6台。中小学新增图书册3万册,30所初中理化仪器达到二类以上,所完全小学仪器配备达到三类以上。年高考达本科线人,比2年增加人,达线率18.1%,万人达线比11:3,在运城市遥遥领先。职业学校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办了综合实验班、普通师范、幼儿师范、计算机、汽车维修、纺织等13个专业。在校生达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学14所、幼儿园所;在校生人,其中高中人、职校人、中7人、小学人、幼儿人;从教人数人,总投资.5万元。
四、卫生 近年来,临猗县卫生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村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逐步健全。 全县卫生系统启动改制试点单位、医疗单位分类管理、人事分配双向选择、工作报酬效益工资、药品统一招标来询、医疗分开单独核算、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尝试卫生社区管理组建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仅年,医院牵头参加市局药品集中招标来询余万元,为群众让利30余万元。全县预防保健力度加大。在卫生监督、传染病管理、降氟改水、母婴保健、医院建设等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成效。全县降氟改水,累计设水处,总投资万元,使20万病区群众基本摆脱氟危害。尤其是除害灭病、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农民健康教育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文化文明 临猗文化源远流长,远古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文化皆有遗迹;春秋时期的郇遗址至今尚存。猗顿兴富、汉魏碑碣,珍贵文物,蕴藏极富。解放后,全县文化工作日趋活跃,50年代即被表彰为“山西文化县”,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工作行进地区。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文化先进县”。 自年以来,先后兴建了文化综合大楼、文化中心、图书馆大楼、博物馆办公楼、县影院、县剧团排练厅等一批龙头文化设施,建立健全了16个乡(区)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形成了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开展了争创先进文化乡(镇)和特色文化村活动,先后命名了 8个先进文化乡(镇)、10个特色文化村和百户农村文化活动先进户。节日文化、校园文化、企业热闹火爆。 临猗眉户剧团在全国多个文艺团体中独树一帜。至年建团以来,坚持47年编演现代戏,深入山庄窝铺送戏下乡,被誉为“硬骨头剧团”。建团以来,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代戏本(回),演出1.4万场,观众平均每年达50万人,四次进京演出,受到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创作的大型现代眉户戏《一颗红心》、《涧水东流》、《唢呐情》三上银幕,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戏缘》、《张小民》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酸枣树·甜枣树》获“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82项大奖,《十里花香》获第七届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23块奖牌,《山妹》获运城市“五个一工程”奖。 全县群众文化日趋活跃,年7月,王申村威风锣鼓赴香港参加“龙的光辉”庆回归大汇演。年春节,城关镇贵戚坊春蕾儿童文化园排演的鼓乐“果乡娃娃闹新春”,应邀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天南地北喜迎春”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好评。 [感谢网友"jimmy8"分享此内容。]
临猗县百度推广
以下地名与临猗县面积相当: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东旺乡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
重庆市铜梁区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白玉乡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水洛乡
北京市昌平区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临猗县相关著名人物
傅作义(~4)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裴寂(~)唐朝宰相
张嘉贞(~)唐朝宰相
封常清(~)
猗顿
张延赏(~)唐朝宰相
陈茂(~)
谷景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裴谈唐朝宰相
张弘靖(~)唐朝宰相
陈政
姬鹏飞(~)
杨玉环(~)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唐朝诗人
重耳(前~前)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重耳
王维(~)“田园诗”杰出领导“文人画”南宗鼻祖
到临猗县必去著名风景名胜区点文物古迹
临猗开化寺
临猗双塔
临猗龙山仰韶文化遗址
临猗县王寮村猗顿陵
猗顿墓
临晋县衙
陈茂墓
猗氏故城
薛道实墓
临猗县博物馆
王卓墓
程村遗址
闾原头永兴寺塔
张村圣庵寺塔
临晋文庙大成殿
芮城永乐宫
临猗县土特产与美食小吃
临猗苹果
吴王渡黄河鳖
北景柿子
临晋江石榴
临猗石榴
临晋酱玉瓜
夏红苹果
黄芩茶
三管白水杏
芒果冬枣
陈庄萝卜
一窝酥
玉米面发糕
万荣苹果
闻喜花馍
王过酥梨
优优蜂蜜
临猗县民间风俗习性文化
锣鼓杂戏
绛州鼓乐
万荣笑话
尧的传说
高跷走兽
蒲剧
窑洞营造技艺
稷山高台花鼓
新绛赵氏孤儿传说
澄泥砚制作技艺
广告全中国各省市地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项目招商引资融资地方名行政区域规划官方网站
距生态红树林30米办公写字楼招租
一楼黄金店铺招租
整栋约2平方米可整体招商
分层或共享其他详情请联系
大亚湾红树林旁边国有土地皮出售转让招商,房屋商店铺买卖仓储共享办公写字楼公寓免费出租博雅
邮箱:
qq.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