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汪清,生机盎然,艾草飘香,汪清嘎呀河畔岸芷汀兰,屏风山上翠柏成荫。5月27日,由县文广新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年汪清县迎“文化遗产日”暨端午节朝鲜族民俗展演活动在滨河公园举行。县委副书记李树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金生,县政协副主席谭延林出席了活动。全县共8个艺术团体近人参加了活动,现场吸引观众0余人次。
上午9时,李树顺上台鸣啰,任金生宣布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朝鲜族德高望重老人身着节日盛装,进行朝鲜族传统习俗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祈求汪清县风调雨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糕制作技艺的展示吸引现场群众踊跃参加;随后,由象帽舞艺术团、民俗协会、老年农乐舞表演队等8艺术团体带来《尤茨舞》、《洞箫合奏》《斗笠舞》、《朝鲜族民谣》等11个具有民族特色节目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舞蹈《丰收乐》以舞蹈的形式,向观众们展现了朝鲜族春耕、夏耘、秋收的景象,完美的诠释了朝鲜族人民勤劳质朴的美好品质;随着《春香传》音乐响起,舞者用舞姿将春香与梦龙情定端午的悸动、无奈分别的苦楚、久别重逢的欣喜演绎的淋淋尽致,瞬间将演出现场推向高潮,观众掌声阵阵。演出结束后进行的是朝鲜族民俗婚礼展示活动,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演员们高度还原了朝鲜族婚礼拜父母、接受“大桌”、扔水瓢等环节,使现场观众眼前一亮,深入了解朝鲜族婚俗文化。
展示过后,包粽子、尤茨大比拼、花图、顶缸跑等朝鲜族传统竞技类项目开始了。由8个民间艺术团体组成的代表队,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紧张激烈的角逐。
近年来,汪清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使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和延续。今年是国家确定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发挥文化统领作用的有效途径,是展示汪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成果及地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平台,是打造“文化强县”的又一重要举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