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守护公益,检察先行。”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机关承担着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定职责。自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以来,汪清林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找准工作着力点,全面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维护汪清林区生态安全,促进林区绿色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政治、社会、法律和生态效果。
一、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护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
公益诉讼办案组围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盯非法毁林种地、非法毁林种参、非法毁林开矿、非法破坏湿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通过“三个专项行动”,实现公益保护的针对性监督。一是以开展非法采矿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对辖区内的非法采矿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对仍处于生产状态的,依法调查核实其采矿资质、审批要件等是否合法,并及时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对矿区实施必要修复,恢复必要的林业生产条件;对废弃矿区,及时勘察占林面积,破坏森林资源程度,并在检察建议发出后,做到持续跟进监督,实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同时,对公园内的重点案件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进监督。例如,在办理某非法采矿侵占林地案件时,检察建议发出后,及时跟踪,与整改单位共同研讨整改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直至该片被破坏林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修复。二是以开展废弃木耳菌袋专项整治行动为着力点,按照“事要解决”目标,灵活应用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白色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在积极沟通林业部门、村民委员会、侵害人,督促其严格按照诉前检察建议内容实施整改的同时,协调林业部门、村委会、企业等,推动林业企业建立废弃木耳菌袋回收再利用的长效机制,取得了生态得保护、种植户得实惠、企业得原料的多赢共赢效果;三是以开展整治非法毁林种参的“开天窗”活动为契机,集中监督非法开垦林地种植人参的非法行为,督促执法机关开展“清参还林”工作,虎豹公园内的不合法人类活动有效减少,森林生态得到有效恢复。
二、聚焦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脚下的安全”
年,公益诉讼办案组检察官在排查案件线索时发现,辖区内的居民小区,存在多处窨井盖、窨井箅子出现老化、破损,井盖缺、错位等情况。针对此情况,汪清林区院召开了公开听证会,并在会后向相关单位制发了检察建议书。检察建议发出后,公益诉讼检察官针对此次检察建议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的踏查,再次来到居民小区,发现原来已经老化、破损,缺失的井盖已然焕然一新。小区内的居民表示,井盖修好了,我们平时开车、走路都安全了,也不用担心小孩子会不小心掉到井里了。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