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雪比去年大得多,而再大的雪,也阻挡不了我们精准扶贫的步伐,阻挡不了我们帮扶贫困老百姓实现幸福生活的决心。
时光已经定格到了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领导班子念念不忘地,是汪清扶持的86个养蜂贫困户。这不,元旦后,柏建民高级技师再次踏上了这条熟悉的道路。
这是一条源源不断输送科学养蜂技术的路,从年4月到11月,柏建民和姚真良就已经往返20多次了!驻村多天,行程2万多公里,在路途远、交通不便、户数多、分布零散的不利条件下,还有多数贫困户忙于农活无暇管理蜂群的现实问题,两位高级技师克服种种困难,风雨无阻、寒暑不停,亲临现场指导,手把手的传授科学养蜂技术。不辞辛苦到各地积极联系采购蜜蜂、蜂具、蜂药及养蜂资料。不仅如此,所有贫困户都记下了柏建民高级技师的电话,无论何时何地,保持着电话问询和指导答疑。而现场指导只能惠及贫困户及帮扶的养蜂户,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为了地方产业的全面发展,多次开展养蜂技术培训,以培训班的形式,普惠整个汪清养蜂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县蜂群数量年即由2.1万群增加至2.5万群,增加了19%。
这是一条贫困户获得信心科学致富的路。扶贫伊始,贫困户是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小小的蜜蜂,真的能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吗?为了让贫困户放心,为了解决人们的疑虑,人社厅联合吉林所等多部门,对汪清发展养蜂产业可行性进行了调研,确定了养蜂科技扶贫作为该地五大扶贫产业之一后,年先扶持了两户进行蜜蜂饲养,以期带头引领作用。当年,所扶持的汪清复兴镇金苍村2户贫困户在全省蜂蜜欠收,其他养蜂户基本绝产的情况下,每户收入达多元。取得的成绩,极大的坚定了当地老百姓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年该县扶持的养蜂户增加至58户,年增加至86户。为了养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拉上马,又要送一程,协助人社厅在该地建设了“金业养蜂创业基地”,扶持了当地的养蜂致富带头人,使该地区具备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每次牛庆生所长、陈东海副所长等养蜂所专家从这条路上走过的时候,汪清的贫困户便已开始翘首相望了。有了人社厅的支持,有了养蜂专家全心全意地技术指导,有了养蜂所的种王、技术和物资支持,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年同样是养蜂小年(欠收年),对养蜂发展和生产不利。通过养蜂产业扶贫小组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养蜂生产季节科学谋划,及时调整蜂群繁殖与生产关系,86个养蜂户共生产蜜斤、分蜂群。平均每户生产蜂蜜.12斤(最多斤),收入.4元;平均每户分蜂2.74群(最多5群),收入元。平均每户纯收入.9元(产蜜+分蜂)。每个养蜂贫困户通过科学养蜂技术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养蜂产业精准扶贫优势明显。
这是一条无限延伸的路。虽然乡亲们已经脱贫致富,虽然路上积雪很多,但我们扶贫的步伐没有丝毫地停顿。年1月6日~11日,柏建民高级技师顶着严寒再次奔赴汪清县复兴镇的金苍、糖厂村,挨家挨户为养蜂贫困户进行蜜蜂越冬期检查指导。去各家各户观察蜜蜂越冬情况,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和越冬技术规范,结合当前蜂群越冬实际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养蜂户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外界气温和蜂群的群势情况掌握保温标准,解决保温不到位或过度保温问题;
在蜂箱巢门安放防鼠大孔铁网,防止老鼠对越冬蜂的影响,又不影响蜜蜂飞出;
及时清理蜂箱巢门口死蜂,避免堵塞巢门影响空气流通。堵塞严重易发生蜜蜂伤热现象;
教会老百姓定期用细胶管插入蜂箱巢门口听测蜂群,告诉他们越冬正常的蜂群声音均匀,出现异常声音要及时开箱检查;
告诉他们,春节过后要注意饲料情况,如果发生蜜蜂异常活动或声音微弱,要考虑是否缺饲料,及时开箱检查处理……
年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将继续协同吉林省人社厅在汪清县复兴镇金苍村和糖厂村完成养蜂产业扶贫工作,将继续把我们的优良科技成果无偿转化,将继续把我们优良的种王免费推广,将继续在科技产业扶贫的道路上,挥毫泼墨,书写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浓重的一笔。
精彩链接:
脱贫路上的探索者——吉林蜂研柳河县养蜂科技扶贫纪实
砥砺前行——目睹蜂研四十年之沧桑巨变
蜂研这一年——不得不说的事儿
蜂研新闻|瑞雪一直在飞扬,扶贫一直在路上——我所与市科协赴金家乡进行养蜂科技扶贫指导
蜜蜂饲养|快过年了,您的小蜜蜂还好吗
蜂友问答|养蜂是否享受政府补贴
饲养技术|双王群的组织及管理方法
蜂友问答|养蜂是否享受政府补贴
蜂研新闻|年椴树蜜产情分析预测会定了!——我所专家应邀赴牡丹江授课并进行合作交流
蜂种推介|蜜胶一号,蜜胶就是好
养蜂技术|学会箱外观察,养蜂运筹帷幄
长按